匠寮文化祭 邀魯班公分香團聚

郭書宏 |2013.06.07
145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台灣最早的魯班公開基祖廟—台中市東勢區巧聖仙師廟,將於九至十四日在廟埕與文化街舉行「二○一三台中市匠寮文化祭」,藉由一系列慶典活動慶祝魯班巧聖仙師誕辰日,邀請全台分香廟宇回祖廟朝聖,並結合文化節慶、農特產品及客家美食,邀請民眾到東勢感受熱鬧的宗教文化節慶。

超過二百三十年歷史的巧聖仙師廟,不僅是台灣最早的魯班公開基祖廟,廟內現存放各種祭祀文物和擺設,紀錄東勢的歷史沿革與發展。由於十四日(農曆五月七日)是魯班公誕辰,台中市客委會趁分香廟宇回祖廟朝聖時,首度舉辦「匠寮文化祭」系列活動。

「『匠寮文化』也就是指東勢客家文化,與又稱匠人祖師巧聖仙師的魯班密不可分。」客委會主委賴朝暉表示,所謂「匠」是指採木料匠人,「寮」是木匠所住的草寮。清乾隆五十年(一七八五年),客籍先民劉啟東、曾安榮、何福興、巫佳蘭等數百人,在東勢搭寮從事採集木材、製作木料等工作,自此東勢角便有「匠寮」或「匠腳」之名。

東勢巧聖仙師廟主委江志成進一步指出,清朝時客籍先民自大陸迎取巧聖仙師令旗和香火,至東勢伐木工寮內奉祀全台第一面仙師令旗。從最早期一支撫慰匠民的令旗,到今日的二殿式建築,巧聖仙師廟長久以來扮演著山城地區信仰中心的角色,來到神前焚香祭祀的已不限於掄斧荷木的匠人,還慰藉著當今東勢客家居民的心靈。

為傳承在地宗教文化與推廣工藝產業,並帶動客庄經濟與觀光發展,客委會與農業局、東勢區公所聯合舉辦「二○一三台中市匠寮文化祭」,活動分為「匠寮文化」、「工藝美學」、「客庄產業」及「民間信仰」四大主題,除廣邀百餘個進香團到東勢祖廟進香外,且結合當季高接梨、葡萄、桃子等農特產品及客家美食,歡迎民眾來東勢拜仙師、看熱鬧、吃水果、買特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