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玉創作〈普度眾生〉,呼籲觀者放下功利的偏執,並找到精神的重生。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放生」也可以很藝文!即日起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放‧生‧大‧典—林英玉個展」,是藝術家林英玉結合宗教儀典,創作出超現實風格的繪畫與雕塑,表達從事藝術等於是自我放生,呼籲觀者放下功利的偏執,並找到精神的重生;展期至七月七日。
原先從事藝術景觀工作的林英玉,二○○一年起投入創作,以繁複繽紛的構圖、混種變形的人物造型,開創了兼具台灣本土風味和個人獨特風格的作品。「放生大典」個展中,林英玉試圖從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出發,以個人潛意識世界發掘出屬於信仰等非理性力量,而展覽名稱則意指藝術只有「放」在世俗文化裡,更能觀照人的「生」命價值。
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表示,「放生大典」共展出十二件平面繪畫、十五組雕塑創作,許多創作頗具宗教意涵,更富社會集體潛意識的探索意義,尤其是戶外廣場上的八個〈消波女神〉雕像,林英玉把海邊常見的消波塊,結合護土、止煞、賜福等象徵意涵,是她紀念與感懷莫拉克風災之作。
在當代館室內展場入口處一尊〈花園女神〉雕像,原本繁花盛開的頭,變成了旋轉的七彩霓虹燈,豐滿白淨的身體成為彩色繽紛的影像劇場。展間內一幅光鮮亮麗的〈春花夢露〉,旨在讚頌寶島生命母神,還有象徵台灣山海各種生機能量大匯合的〈蓬萊仙島〉等大型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