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中午下起大雷雨,民眾即使撐傘,仍全身溼透。
圖/陳正興
對流旺盛,台北部分地區下起冰雹,民眾搶拍。圖/楊萬雲
【本報台北訊】鋒面到,台北昨日中午下起傾盆大雨,強烈雨勢撐傘也擋不住,中正區、萬華區和台北車站一帶,還罕見的下起冰雹,引起民眾圍觀,許多交通號誌遭冰雹打壞,連司法院屋頂也遭殃。
中央氣象局表示,台北中午下起大雷雨,位於總統府旁的台北氣象站也觀測到冰雹,這是史上第三次。氣象局稱,總統府前兩次下冰雹,分別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九八年。
氣象局表示,中午下冰雹的區域涵蓋台北市、新北市很多行政區,包括新北市的蘆洲、三重、中和、永和、台北市的萬華、中正、中山、內湖和南港等區都有民眾回報,冰雹的直徑大小約零點五到一點二公分。
氣象局說,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氣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上升運動過程中,還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便往下降。
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的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愈來愈大,直到它的重量大於空氣的浮力,即往下降落。
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雨。
台北市建國中學彭同學說,大約中午十二時五分下課時間看到冰雹,引起許多學生圍觀。
大理高中校長陳今珍也在臉書上發文,「狂風暴雨下大粒的冰雹,師生都嚇壞了。」
大理高中的教官也拍到冰雹照片,每個走廊都是冰雹,操場還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