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警局裡的陶壺茶香 文與圖/吳德亮 |2013.06.04 語音朗讀 19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吳德亮茶來茶去 警局裡的陶壺茶香圖/吳德亮 文/吳德亮 一向讓人望之生畏的警察局,總是給人嚴肅、森冷的「衙門」刻板印象,中外皆然。很難想像有一天,洽公或報案的民眾踏進入口大廳,赫然發現名家的陶壺創作,伴隨著濃濃的茶香飄搖展示,會是怎樣的畫面?今年警察節前夕(六月十四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將邀請資深陶藝家翁國珍舉辦陶壺展,現場並有泡茶與拉胚的示範表演。 大地龜裂的省思 其實翁國珍並非第一次受邀展出;主辦單位說,警察同仁平日勞心勞力、工作壓力大,因此每年警察節,台北市警局除了頒獎表揚優秀警察外,都會舉辦相關藝文活動,抒解同仁繁忙的工作壓力並陶冶身心。只是過去多以警察同仁或眷屬作品為主,直至前年才開始邀請藝術家參與。翁國珍發自大地龜裂的省思作品,早在前年就引起甚大回響與共鳴,因此今年再度獲得邀請。儘管展期僅有短短的一天,卻也讓人忍不住要為市警局的文化創意鼓掌。 從四歲開始,就耳濡目染跟著父親翁成來習陶,至今已有五十年「陶齡」的翁國珍,一九八三年作品就獲英國前首相奚斯收藏而聲名大噪,八○年代且獨創「單手內撐」技法,即拉胚時以單手由內往外撐,成就「大地的省思」系列作品,獨樹一格地以大地裂紋為創意融入茶器。 細看翁國珍十年來的作品,幾乎都一定程度感覺了大地撕裂的強烈震撼,緣於十多年前的酷暑,發現烈日炙曬下隨處可見龜裂吶喊,從樹木、道路、曠野甚至水庫底部無一倖免,在極度震撼衝擊下開始思考創作的方向,開始藉由柴燒茶器將裂紋意象一一呈現。希望在地球溫室效應日趨惡化的情況下,喚醒大家對這一片土地的關心。 注入勁道與感情 翁國珍的作品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厚重踏實,擁有豐厚氣功底子的他說,為了熟悉每一批陶土的土性,揉土時幾乎都以融合太極的氣功,將內在勁道與感情全然注入,彷彿武俠小說中武功高強的老師父,將畢生功力一股腦兒全灌入急於下山報仇的徒弟般。他也大膽使用厚重的陶土,用拉胚的豐厚實力一氣呵成,創作的茶壺體胚厚度約比一般大上一至二倍,如此不僅可以聚熱保溫,還可以將重發酵茶品底韻充分釋出,作品更洋溢無比的生命力與爆發力。 十多年前就曾任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的翁國珍,特別將他厚重的陶壺命名為「發壺」,不僅自然樸實、粗獷且充滿陽剛之氣,在看似相同的裂紋中也極富變化,還喜歡以還原燒將陶土中的微量鐵質釋出,點點班痕呈現壺身外緣,認為可以使水變得柔軟,水分子更加綿密。 翁國珍的壺把也十分特殊,在兩岸陶藝界都可稱得上「獨一無二」。源自於大地許多奇石枯木的天然造型,充滿生命力而不做作,尤其尾端的巧思讓把手剛好卡住壺蓋,泡茶時即便傾斜九十度注水也不致脫落,可說創意十足又有實用性。 灰釉成就「羊脂玉」 儘管在擔任陶藝協會理事長期間大力推動柴燒,而掀起台灣近年的柴燒熱潮,甚至還率團前往對岸交流,在廣東佛山石灣陶以早年留下的「龍窯」燒造,為兩岸的柴燒復興開啟新的紀元。但對於現代人普遍使用的電窯、瓦斯窯也不斷嘗試,希望創作出最完美的作品。 為了去除一般人對柴燒壺僅能沖泡重發酵茶品的疑慮,翁國珍特別反覆思考試驗,在外觀完全不上釉的壺身內部,加上了有毛細孔的天然灰釉,可以充分聚香。他說陶土的含鐵量還原產生如玉般的翠綠色澤,而非一般青瓷在釉藥內加氧化鐵的發色呈現,因此絕對天然、健康,而且沖洗後,可以再沖泡其他重發酵如鐵觀音等茶品,原有的清香不會留下攪和。我特別用他的柴燒新壺試泡剛剛取得的梨山春茶,果然瞬間將高山特有的山靈之氣全然釋出,香氣尤其飽滿。 同樣施以天然灰釉,卻成就外觀質感的新作「羊脂玉」水方,釉藥與陶土各兩公斤的重量就已令人咋舌,再看光滑細膩的色澤,以及溫潤柔軟的觸感,彷彿表面包覆了一層看不見的油脂。以手觸摸,儘管開片的裂紋交錯其間,仍有肌膚相觸的溫熱感度,在燈光下呈現沉穩內斂的光澤,溫柔而綿密。顯然就細膩度而言,已接近和闐羊脂古玉的境界了。? 前一篇文章 粉碎執著 下一篇文章 不怕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 作者其他文章才女、古剎、寶洪茶茶來茶去 清代文人壺大師 陳曼生八壺發表茶來茶去 從以銀測毒談安心品茶茶來茶去 舞鶴來的花蓮蜜香紅茶茶來茶去 台北來奉茶茶來茶去 牛欄坑來的肉桂與老欉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