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為降低大學生延畢比例,教育部昨日表示,已要求學校強化教學輔導機制,並檢視收費標準,學校可考慮在學分費外酌收適當雜費。
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主管聯席會議昨日在高雄舉行第二天議程,高教司表示,學生延畢多為未修完學分、個人生涯規畫等,為有效減少延畢,除將大學降低延畢生成效納入一○三年國立大學績效考評指標外,也希望大學透過輔導系統強化和學費合理調整來降低延畢比例。目前有些學校已開始調整延畢生學費,如台大、政大等校,除收取學分費,還會收取適當雜費。
中山大學教務長劉孟奇說,延畢生應排除雙主修、輔系和交換生,其他因成績延畢的學生其實還不到二成,剩下多數學生是因準備研究所、兵役或對就業沒信心而延畢,學校只能加強輔導或加收學雜費,但還是難以徹底解決延畢問題。
輔仁大學副教務長高義芳認為,延畢問題並沒有想像中嚴重,許多學生是為了準備研究所或出國進修,因此技術性延畢,但學校也不能限制學生。
中華大學教務長鄧維兆表示,校內推動「畢業預審制度」,大三生期末可預先拿到畢業預審資料結果,檢視哪些學分應修卻沒修,及早提供學生警訊以減少延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