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等教育莫以收入衡量其價值

劉彥蘭 |2013.05.30
1233觀看次
字級

《富比世雜誌》報導二○○七至二○一○年間,台灣是全世界勞工平均每小時薪資所得負成長最嚴重的國家。這樣的報導,自然而然讓許多國人對國家的未來發展更無信心。

加上近日公布最新的「二○一二年薪資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大學學歷跟碩士學歷的入行起薪,均較二○一一年負成長,其中,大學學歷起薪負成長百分之二點六六,碩士學歷起薪負成長百分之二點一九,衰退幅度都比其他教育程度者來得大。

學士、碩士的起薪不僅衰退幅度居各學歷之冠,且入行起薪僅比國中學歷者多出二百七十九元。

換言之,在學歷愈趨普及的現在,高學歷已不再等同高起薪的保證。經這一連串的數據,加深一般民眾對高學歷無用的觀念。

我個人認為,應該要以全盤的角度解析時事。工時薪資負成長與高學歷薪資嚴重負成長是結果。換個角度想,我們應該高興地想「好家在」。因為現在知道有這樣差的成績還不遲。

今日起,全面檢討導致這些爛成績的主因,壞結果就成為台灣經濟的轉機。若只是順著這壞結果,打擊國人的士氣,就此消沉下去,即中了數據的計,有朝一日台灣經濟果真將變成萬劫不復的局面。前者或許是自嘲,但此時,這國家不就需要正向思維嗎。

此外,受高等教育與做學問的目的不應只是為了圖謀飛黃騰達,享受黃金萬兩的富裕生活,而是對於知識的探索有分執著感與傻勁。以博士為例,數年寒窗苦讀的歷練下,若僅以收入與衡量它的價值,這實在過於短視也太過功利與膚淺。

筆者要強調即是,做事與做學問都別眼高手低,亦別見風轉舵,而忘了初衷。最後,莫表面讀數據,否則只會亂了自己的陣腳。

劉彥蘭(台北市/大學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