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管理學院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表二○一三年世界最具競爭力國家與地區排名,美國從去年的排名第二重登第一寶座,香港從去年的第一跌至第三,台灣從去年的第七降至十一。
IMD說,美國(一)、瑞士(二)、香港(三)、瑞典(四)甚至日本(二十四)經濟表現良好,厲行撙節政策的歐元區經濟仍深陷停滯與衰退,撙節政策是否是經濟良方引來質疑。
IMD世界競爭力中心所長葛瑞里(Garelli)說:「歐元區經濟依舊停滯不前,美國捲土重來奪回第一,日本經濟也傳出喜訊,引發撙節政策的辯論。經濟從事結構性的改革有其必要,不過成長仍是競爭力的先決要件。此外,撙節的痛楚經常引來民怨,最終,這些國家仍需要維繫社會的凝聚力,以換取繁榮。」
二○一三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值得關注的焦點,包括拜金融部門反彈、技術蓬勃創新、企業獲利佳音頻傳之賜,美國重新掄元。
中國大陸(二十一)、日本的競爭力也見到提升。在日本,安倍經濟學已為經濟動力帶來初步影響。
最具競爭力的歐洲國家包括瑞士、瑞典、德國(九),三國的競爭力來自出口導向的製造業、經濟多元,強大的中小企業和財政紀律。和去年一樣,其他歐洲國家因受到撙節計畫重重限制,景氣遲遲不見復甦,推動撙節措施的時機是否得宜引發論戰。
金磚五國的經濟表現好壞不一。中國大陸、俄羅斯(四十二)排名上升。印度(四十)、巴西(五十一)、南非(五十三)則是下降。整體而言,新興經濟體的表現高度仰賴全球經濟復甦,而全球經濟回春仍然緩慢。
歐洲半數國家淪輸家
IMD另將一九九七年以來排名上升五名的國家列為贏國,包括台灣(一九九七年排名為十八)、大陸、德國、以色列、南韓、墨西哥、波蘭、瑞典、瑞士;一九九七年來排名下跌五名的輸國包括日本、英國、法國、紐西蘭、菲律賓、阿根廷、巴西、智利、芬蘭、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南非、西班牙、委內瑞拉。
美國、新加坡、加拿大未列名贏國,但三國排名非常穩定,在技術、教育、先進基礎設施上享有長期優勢。
歐洲國家占輸國的半數以上;英國、法國的競爭力與主宰地位都不復當年;荷蘭、盧森堡、芬蘭亟需調整競爭模式,順應多變的環境。
葛瑞里說,競爭力的黃金規則很簡單:製造業、多元化、出口、投資基本建設、教育、扶植中小企業、嚴格的財政紀律以及社會的凝聚力等。這些都有待政府、企業、民眾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