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欣和惠姨是感情很好的母女,只要有聚會,美欣常帶母親參與,健談的惠姨很快就成了聚會中最資深的老友。大家都知道美欣非常孝順,父親在數年前過世後,她就常常回娘家陪母親吃飯、帶她到各地散心、也常為她買實用的物品及衣物。
當左右鄰居都羨慕惠姨有個這麼棒的女兒時,惠姨也會顯露出為女驕傲的神情;而惠姨對女兒的關愛之情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年前美欣丈夫投資失利損失上百萬,頓時美欣一家陷入愁雲慘霧中,惠姨就常在女兒身邊鼓勵支持。
不過,最近的聚會都不見惠姨。對大家的詢問,美欣只是簡略說母親另有他事,或說有點小感冒。在一次單獨約會時,她才對我坦露實情;她說,這一年即使面臨家庭經濟的崩變,她也不想讓母親擔心,對待母親的方式也和以往一樣出手闊綽。但她覺得母親應該知道家裡的變化,會懂得節制,沒想到自己長期以來把母親寵壞了,讓她習慣在她身上要東西而不是關心她真實的情緒。她難過地掉下淚來,說:「那天我媽又想叫我買東西送她,我就生氣地說:『媽,為什麼妳老是要我買東西給妳呢?難道妳看不出來我現在很糟嗎?』我媽聽了也很不高興地回我:『妳可以不要買給我啊!妳到底在氣什麼?』說完,就很生氣地走了。」
她說那次之後,她們就陷入冷戰,照美欣的想法,即使她沒有明說她目前的困境與煩惱,身為母親,也應該要試著諒解她。我勸美欣,除了對家人的照顧關心外,更應該讓家人了解自己現處的煩惱;如果抱持著對方應該了解的心態,那麼壓抑的情形只會造成彼此情感的裂痕。
後來,我約了惠姨吃飯,惠姨也同我說了她的想法:她說知道自己女兒的個性是報喜不報憂,所以美欣不說,她也不問;她委屈地表示,自己不是貪得無厭的母親,只是很喜歡享受被女兒疼愛的感覺,如此而已。她說自己和全天下的母親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得快樂!
過些日子,美欣又和惠姨一起出現了,聚會又傳來久違的熱絡和歡笑,美欣亮出金黃色漂亮的背包,說是母親的愛心。惠姨對著我若有所意地眨眨眼,說:「以後,換我買東西給女兒囉!」看來她們母女一定有好好地深聊,透過坦誠溝通,親人間不會留下裂痕,反而會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相處起來更愉快、更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