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觀海有感〉,詩人桑恆昌的詩,常住心頭:
網老了 魚還年輕/船年輕 海卻老了
說真的,世上公平事不多,唯一公平「時間」吧。不是嗎?網、魚 、船、海,命運相同,結局一樣──年輕、老了、 年輕、老了!
「在等待中/歲月順流而來/君臨一切」這是詩人席慕蓉的說法。
可不是嗎?我坐著發呆,我站著呼吸,我抬頭看雲,我轉身間,我舉步時,我舉手的霎那,我睡著的瞬間……「時間」筏槳,如影隨形 。
「時間」就在那兒,像空氣無聲無影無色無味無蹤……
有部電影裡的一個鏡頭:導演像變魔術一樣,一個老人以一條毛巾覆臉,毛巾一掀,一個毛頭小子出現,「時間」無語,看電影的我也只能「啊」一聲。
無獨有偶,異曲同工,詩人隱地也說過:
早晨洗臉/一天的開始/晚上洗臉/一天的結束/洗著/洗著/人就老了
波蘭籍女詩人辛波斯卡說得更絕:當我說「未來」。這個詞/第一音方出即成過去。
親愛的生活寫作班的朋友,日昨「新春相見歡」時,大夥為培靈慶生,生日快樂歌的聲音猶在?珠嬋買的蛋糕還鮮?可今天已非昨日,歌聲在哪?蛋糕呢?這叫什麼?這就叫「時間」吧!當我帶著大夥朗讀陳怡安老師的一篇文章〈永恆的現在:生命的抉擇〉,打動我們的是一些跟「時間」有關的警語,令在場你我深思再三!
「時間」是什麼?
每天早上從床上悠悠然醒來,耳際傳來陣陣啾啾鳥鳴聲,「時間」是什麼?時間就在鳥鳴聲裡。昨天我聽見,今天也是,我猜明天還會唱吧!
院子裡的櫻花開了,接著杜鵑花來報到,我看見道路兩旁木棉穿上豔麗衣裳,台大校園裡的流蘇一定在等我,我在想五月的時候油桐花齊奔放,還有鳳凰花驪歌聲聲催!「時間」是什麼?時間就在花們依時報到裡。
上班的、上學的、做買賣的,各就各位,出門有時,回家有時。一天裡的戲碼,隱地有詩說:上午婚禮,子夜葬禮,婚禮和葬禮之間,夾雜了一個下午茶;每天看一點別人的戲,也演一點自己的戲……我想問到底「時間」是什麼?時間就在人人每天的戲碼裡。
日出晨光裡,夕陽晚霞擁,月明星光稀「夜和晨/交換衛兵/不睡/也留不住今天」,「時間」是什麼?時間就在日夜交替裡。
有時悲傷,有時歡笑,有時憂愁,有時開懷,憤怒有時,興奮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有時……「時間」是什麼?時間在你我的喜怒哀樂,得失榮辱裡。
到底「時間」是什麼?時間是故事,有時間的地方就有故事。
到國家戲劇院看綠光劇團演出王鼎鈞作品〈單身溫度〉,一部關於流浪的故事,一部關於「故鄉」與「異鄉」的故事,一部「追尋」與「失落」的故事 ,一部「夢幻」與「現實」的故事,從年輕到老去的故事,當然是一部「時間」的故事。劇場如人生,時間的故事裡有你也有我。國家劇院座無虛席,全場掌聲和感動。
不只看戲,我還喜歡閱讀。幾年前,為一本艾倫‧萊特曼著、童元方譯《愛因斯坦的夢》著迷好幾天,讀罷忍不住塗了一篇叫〈屬於我的『時間〉的故事,發表於《台灣日報》副刊,我從大年初一寫到大年初五,用五天的真實生活細節的描述,不外想驗證:「時間」是什麼?
時間是「記憶」的累積?
其實時間本身沒有記憶。如果人也沒有記憶呢?可能「一個人只是一張照片」而已,那麼剛剛走出國家劇院,到底〈單身溫度〉演什麼?我將無法回味,現在更無以提筆呢!
可是沒有記憶多好:沒有過去、沒有煩惱、沒有壓力、沒有計較,昨日種種管他是富是窮,沒有「生命簿」的負擔,這樣的人只有「現在」,這樣的人「走在路上總是以其青春年少時,輕快的步伐」。
然,沒有記憶多糟,別的不說,光你走出家門,就不知如何走回家。一本書讀過了再讀,又讀還是忘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那麼怕老來得了「老人痴呆症」?
啊,那到底「時間」是什麼?
時間有兩種,慢時如負千斤重擔,快時如飛矢,如流星畫過長空。時間總在流動,萊特曼在《愛因斯坦的夢》裡這樣說:「如果一個人在此世界並無雄心,他是不知不覺在受苦,如果一個人很有雄心,他是有知有覺地受苦,只是很慢很慢。」看來,受苦似乎是生命的權利,你是前者還是後者?想必你已有答案,不論答案是什麼,時間還是在流動。
其實,時間是一條長流
未來有各種可能,所以有的人喜歡算命,窺到未來天機,再作打算。有的人不喜歡算命,拒絕理會未來,認為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千種不同的未來都是可能的,在時間的長流裡。
「時間」是什麼?我還是不斷的在腦海裡問著,我望著桌上小鐘出神,看著秒針答、答、答,一個圓圈又一個圓圈的轉著,每天每時每刻每分每秒皆以同樣的姿態旋轉,重複又重複,原來「時間」是圓的,「一切會在未來重現,現在正發生的一切,以前也已經發生過上百萬次了。」哦,原來人生的答案只有兩個字「複製」而已,難怪悲悲喜喜,生生死死都是「複製」品。
所以我喜歡閱讀,我喜歡寫寫,只有在「文字」裡,我找到我自己;所以,一如陳怡安老師說,「永恆的現在:生命的抉擇」而已。
親愛的生活寫作班的朋友們,那麼,輪到你們說說,到底「時間」是什麼?
最後,順便把這樣一本好書介紹給你們:《愛因斯坦的夢》,作者艾倫 萊特曼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小說內容所定的時間是一九○五年,所在地點是瑞士伯恩,小說出現的人物是愛因斯坦和他的好友貝索……小說的表現方式是愛因斯坦做了幾十個夢。」三十種與時間有關的極短篇,想像力十足的夢。好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