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陸委會昨天舉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背景說明會,主委王郁琦指出,將在下次兩會會談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將依據「利益極大化、衝擊極小化」原則,與陸方溝通確保我方利益。但簽署後對各產業衝擊、影響及開放項目,暫不公開,只表示大陸開放項目較ECFA早收清單成長七至八倍,有些甚至比外資、港資更優惠。
王郁琦指出,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業、文創業部分我方爭取到超越港資待遇,除對相關產業有正面助益,也能提升ECFA效益。
不過,對於產業衝擊與影響,與服務貿易開放的項目,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表示,經濟部已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祕密會議中有詳細報告,但所有協議在簽署之前都可能發生變化,現階段無法對外透露。
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則表示,根據各部會回報結果,都認為正面效益比較大,或是沒有影響,他強調服務貿易涉及市場准入,會讓彼此增加投資,對產業發展有幫助,甚至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他說,兩岸簽署ECFA時,台灣在服務貿易早收清單中僅承諾開放九項,大陸方面則承諾開放十一項,經持續向陸方爭取,大陸方面開放項目成長可觀;至於台灣承諾開放的項數,考量兩岸經濟規模的差異,將較陸方的項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