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綺/嘉義縣東石高中一年信班
小時候,每當爺爺要去田裡工作,我都會要求他帶我去。跟著爺爺打赤腳在田裡奔跑、玩耍,有時追著蝴蝶,有時看著溝圳裡的福壽螺,玩累了就坐在田邊,喝著爺爺泡的蜜茶,看爺爺在田裡忙碌穿梭的身影,直到快黃昏時,爺爺才叫我準備回家了。
有次回家前,爺爺帶著我坐田埂邊,看著稻田說:「我們所吃的飯,就是用稻子煮出來的,種稻很辛苦,是經過插秧等多種程序才種出來的,每一粒米都是農夫們的汗水,所以要感謝農夫們的辛勞,並珍惜食物。」爺爺接著說:「稻子這種植物的精神是『謙虛』,很值得人們學習。」我問為什麼?臉上並露出一抹失落說:「阿公!你好厲害喔!為什麼你知道它很謙虛啊?我都看不出來。」
「哈哈!乖!妳看喔!這些稻子尚未成熟時,都站得直挺挺的,成熟後,因為米粒太重,以至於稻穗往下垂,妳不覺得就像是低下頭來嗎?」爺爺一臉好笑的看著我。「嗯……真的耶!」我開心的站起來又蹦又跳的。
「小心一點!坐好喔!未成熟的稻子就像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一樣,充滿了才氣和傲氣,經過社會這個大染缸,滿身的脾氣漸漸變得圓潤圓滑、沉穩謙虛,就像成熟的稻穗,飽滿了便低下頭,而這也是所謂的『勝不驕,敗不餒』,就算失敗了也不能放棄,懂嗎?」爺爺說著。「嗯……」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好了,很晚了!回家吧!」爺爺看我的表情,似乎覺得現在跟我說這些太早。
太陽西下,我站在田邊,想著和爺爺相處的那些年,雖然小時候我不太懂得爺爺所說的話,但那些話依然放在我心裡深處,一刻都沒有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