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揭露,動物實驗發現「牛樟芝含毒」,引發各界關切。經濟部長張家祝及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汪嘉林昨天強調,並非隱匿不報,是因研究單位公布的報告必須嚴謹,且實驗僅做一次,還需多次實驗才能公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實驗鼠是吃「高劑量」以椴木培養的牛樟芝子實體才出現腎上腺腫大,目前經衛生署認證的三項含牛樟芝健康食品,均為發酵菌絲體產品,通過功效認證,也經毒性安全測試,消費者不必恐慌。
經濟部生技中心委託生技業者所做動物實驗發現,牛樟芝恐對肝、腎、卵巢造成傷害,且吃愈多,傷害愈大。對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目前坊間牛樟芝產品有二類,一為椴木培養的牛樟芝子實體產品,另外為發酵菌絲體產品,而這項實驗是針對「子實體」做研究。
汪嘉林表示,這個計畫主要是從牛樟芝萃取有效成分,再測有效性與安全性,有效性部分是用於肺癌,毒理試驗只做一次,無法下定論;而實驗須謹慎,一定要二種動物,不能說老鼠有異常現象,就推論人類也會異常,若換算成人類,每天至少要吃二十克,一般人不會這樣吃,且同批材料至少要做三次測試。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任技正王慧英表示,研究發現,牛樟芝子實體「高劑量組」的雌性大鼠,呈現腎上腺腫大情形,而不同劑量牛樟芝子實體對受試動物體重、進食量、血液分析及解剖病理學,則無明顯不利影響。
王慧英昨天駁斥媒體指稱衛生署自去年二月即已得知實驗結果卻未公布,她說,食藥局是在今年四月底收到完整報告,隨即蒐集資料及研讀報告內容。她說,食藥局將彙整相關資料提送食品安全諮議委員會討論,「如果確實會造成人體不良影響,將立即採取必要的管制措施。」
張家祝在立法院表示,經濟部確實有補助生技中心做研究,但研究單位公布研究報告必須嚴謹,也應由研究單位說明,經濟部無法替他們說明。
王慧英強調,目前通過衛生署認證含牛樟芝的健康食品共三項,均為發酵菌絲體產品, 都經毒性安全測試,且經過衛生署健康食品安全審議委員會依其報告及國內外相關研究報告審查。
中醫師陳旺全說,牛樟芝功效仍在研究階段,最常被提到的是多醣體能增進免疫,因此才有部分被認證為健康食品。他提醒,健康食品不等於藥品,不能用牛樟芝治病;由於每人體質不同,建議食用前先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