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有兩個花朵一般的女兒,而且都學了音樂,甚至還遠赴國外讀書學習,從小到大,他們夫婦所費的心力難以估量。
由於有父母的支持和溫暖的家作為後盾,她們更不容易領會人生如寄的孤寂,這恐怕是更大的幸運了。
龔鼎孳有〈百家村見梅花〉一詩: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天涯夕暮時,有梅花來相伴,又聽到高樓門內,有人以玉笛吹起了〈梅花落〉。當夢中醒來時,才驚覺到自己是船上的旅客,甲板上灑滿了月光,此時已經駛到了江村。
明為寫梅,詩中卻有太多寥落惆悵的情懷。眼前的清寂,更撩起思鄉情切,詩人心境令人感同身受……
現在女兒們長大了,學成歸國,憑著專業,也各自有了工作。
只是大環境很糟,失業的人口節節攀升,又遇到金融海嘯,連舉世公認宜於人居的冰島都破產了,全球股市崩盤……壞消息接連不斷。朋友不免對女兒們耳提面命:「賺到的錢,要省點用,最好能存起來,如果以後情勢不好,還有積蓄,以備不時之需。」女兒卻說:「與其將來國家破產,存款都化為烏有,何不現在就讓自己過得開心一些?」她所謂的過得開心,就是享用美食、購買名牌服飾。朋友憂心地說:「萬一經濟情況持續不好,將來想用卻無錢可用,那該怎麼辦呢?」女兒回說:「到時候再說啊!」彷彿並不擔心。
看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唉,只怪這年輕的一代是出生在不虞匱乏的世紀,父母疼愛,多少有些嬌生慣養,哪知世路的崎嶇、人情的冷暖?沒有歷經過戰爭的嚴酷洗禮,無法想像生離死別、輾轉溝壑的慘痛。距離不幸和悲劇都太遙遠了。
他們都太幸福了,幸福到不知珍惜。
話說回來,如果他們都能這樣無災無難過一生,也未嘗不讓人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