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之戰開戰前,媒體披露了地下簽賭情形火熱,並傳出黑道組頭計畫帶走古巴球員要求放水,藉此牟取簽賭暴利,而讓洲際杯染上一層陰影。看到這樣的新聞相信很多球迷又為台灣棒球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
好不容易La-new熊在亞洲職棒大賽大出鋒頭,為台灣棒球爭一口氣,為台灣棒球燃起一絲希望時,又傳出此種組頭介入國際大賽的風波,只能說,好不容易燃起一些熱情的火苗,又被這盆冷水給澆熄不少。而將操縱賭局的觸角延伸到國際賽中的情形,除不利我國國際形象,其背後的原因亦應予以探討。
台灣棒球的新聞向來無法不離地下簽賭、黑道、放水與收賄,且新聞報導對於組頭談論賠率的新聞,遠大於警方查緝到組頭的新聞。每當媒體瘋狂對於地下簽賭的賠率進行詳加報導時,許多民眾耳濡目染下,似乎對於地下簽賭的風氣習以為常,但很多人卻忽略,這種地下簽賭是非法的,媒體每次在引用該組頭精闢的分析與意見時,是不是也另類塑造組頭專家分析形象?
當然引用組頭的「專家」意見,可能是目前媒體生態下的運作結果,只是,當媒體過度報導時,是不是也變成另類的置入性行銷,而炒熱賭局?在市場做大的情形下,賭徒的風險高增,甚至願為了操縱賭局牟利,而不惜綁架球員、威脅球員與利誘球員。如果說,賭也可以操縱,這還叫賭局嗎?
我國已是一進步的民主社會,且教育水準早已大幅提升,可是整個台灣社會卻充斥這種賭的風氣,政治選舉有賭盤,運動也有賭盤,只是演變到最後,總是會有操縱賭盤的新聞出現,甚至將魔爪深入到國際賽當中,這種連投機也要操縱的風氣,究竟是由誰造成的?是社會風氣助長這樣的氣焰?是教育不夠
?還是警方過於被動,不夠積極去抑制其囂張?應值得人民、媒體與政府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