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摘 通勤時你在做些什麼?

吳妮民 |2013.05.17
1879觀看次
字級

從前,我是不太需要去思考這問題的。當住院醫師時,宿舍就在醫院左近,徒步不到三分鐘,有時中午還可竄回宿舍,安靜片刻再出門;下了班,也僅需幾步路的腳程,免去輾轉壅塞,馬上便能卸下一日困頓——這真是最理想的工作了,錢多事少離家近,至少我擁有後半句啊。和大都會裡的上班族比起來,我的日常彷彿走慢兩小時,那些可供補眠揮霍的時間餘裕,我要到後來才明白它的珍貴。

回到台北,點與點間的幅員倏地拉大,通勤概念方才成形。為了工作,我一周得搭三次捷運,每趟往返八十分鐘,換算起來,每周在車上也得顛晃四小時呢。但看來受困車內的不只有我。某網路書店最近就推出了有趣的通勤促銷方案,依照乘坐交通工具的路程,規畫了一系列的建議讀物:半小時以上,足夠鋪陳長篇小說的情節了;十分鐘適合讀一篇散文或短篇小說;而三分鐘?這時間幅度,大概只能留給詩了。步行或乘車的空白,反芻一首讀過的詩,吞吐之間,或許,那些文字會變得更有味道吧。

詩人鯨向海曾說他隨身帶書以杜絕無聊,而我也是。尤其在看似匆忙、轉徙間某些無奈空檔卻不時迸現的城市裡,從包裡掏出一本書,好像就能阻擋百無聊賴的侵襲;若再拉出兩條耳機線,更可以忘我了。城市裡交叉錯縱的路線,又以文湖線最得我心,高高架空的軌道,行經蔚然林蔭大道、過彎停機坪,小小列車奔走其上,頗有遊園車的情致,此刻,窩在車廂尾端讀書,任憑列車一站站停靠、啟動,就像搭上了一節流動書房,而天光,便這樣沿路跟隨,臨窗透入。

車廂裡偶有人也拿書捧讀。我從頁面挪開眼光,除了細細觀賞城市女孩的精緻妝容外,也偷眼他人讀物。依我不負責任的統計看來,學生課本仍占大宗,輕小說和生活用書如理財、勵志、旅遊等書籍次之,至於其他文類,則少之又少。這讓我不禁疑惑,書店裡陳列得熱鬧無比的那些文學書,它們究竟都到哪裡去了呢?

不過並非人人都甘願負荷一本書的重量。感謝可上網的3G手機,發明後,不少捷運族突然都有事可做了。絕大多數的通勤者上車後會掏出手機,低頭上網、看影片、玩遊戲。這的確也是種打發,而且極其輕盈。畢竟,下班後倦怠的我,有時也只想以手指飛快滑過,讓心緒全然放空哪。

去年秋天在巴黎,我意外發現,地鐵裡的過道燈箱竟有不少用來強打新書;而說到日本,大家都會對電車中安靜嚴肅讀著文庫本的上班族印象深刻吧。電影《維榮之妻——櫻桃與蒲公英》中,有一幕即是太宰治搭著電車、抬眼便見宣傳自己新作的橫幅正懸在車頂的影像。啊原來,早在太宰的年代,日本電車就已身負廣告文藝出版品的重任了。那麼我們或也可想像,有這樣一天,此城的捷運燈箱或車廂廣告欄,會殷勤地讓些位給即將探出頭的作品們,如此川流來去的眾人就都能看見,那些承載著寫作者重量的美麗旗幟,在日常行進的路程間,興奮地、且害羞地,向大家搖搖它們的小手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