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港鄉保安宮裝置感應偵測器(橫梁上白色圓形物體),民眾只要走到偵測器附近,就會啟動自動語音導覽系統。圖/簡慧珍
【本報彰化訊】彰化伸港鄉保安宮結合科技,日前裝置六個自動語音導覽器,有人站在感應偵測範圍內,即播報各景點的歷史和意義。有信徒表示,很多人是見神就拜,卻不知拜什麼神?但是保安宮的自動語言導覽,可以讓信徒知道參拜順序、神明與景點的歷史,「這樣大家就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在拜什麼神?為什麼要來拜拜了」。
「寺廟人手少,讓科技服務信徒。」泉厝村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楊添泉表示,大廟人力較充足,可以安排專人導覽解說,但是保安宮人力不足,所以參考博物館、大型展覽的自動語言導覽設備,加裝裝置感應偵測器及自動語言導覽器。
保安宮清朝末年建廟,長年受到洪水等天然災害,一九八○年信徒集資興建鋼筋水泥寺廟,供奉吳府王爺,配祀媽祖、三太子、土地公等神明。
信徒敬獻石堵、壁畫、龍柱等寺廟裝飾,因此廟方挑選六個特別景點,加裝感應偵測器及自動語言導覽器,只要民眾走入感應偵測範圍,自動語言導覽器會播報吳府王爺騎馬的石像、石雕水牛和正殿雕梁畫棟等景點的歷史由來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