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

謝鴻文/文 葉繁榮/圖 |2006.11.17
433觀看次
字級


這些年你也逐漸學會讓自己沉定不浮躁,把自己調適成採收的茶葉般,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浸在城市,慢慢舒捲,徐徐釋放生命的清香。

黃泥田埂,碧翠的菜園邊,年輕的阿遠和他祖父,悠閒地抽著煙,緘默凝望對岸蒼蒼遠山。山坳聚落,輕嵐雲霧薄如蟬翼徐緩飄飛進來,定格的景框,恬靜之中,剛剛退伍的阿遠,生命的遠景似也在擴延……

依舊蟬聲嘹亮,響在真實世界。

再一次看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戲落幕你仍未從影像的安逸氛翳中抽離,生怕一點點的聲動,會像一根尖銳的針刺破寧靜。想著導演凝止不動的長拍鏡頭下,苦澀與喜悅的回憶一一流轉呈現,你察覺世間所有生命的建構,好像就是在這兩種矛盾對立的情緒裡拉扯完成。

桌上的玻璃杯盛著冰麥茶,水珠積聚杯緣,宛如拱著一艘船,將浪遊遠行。夏日的陽光從落地窗溜進來,趴在小小水澤上游動,晶亮耀閃,泛出詩的味道,若有一支筆,也許一沾潤,就能拈出一首絕句。涼茶沁入心脾,你安逸享受著,不開冷氣,只讓電扇呼呼吹,白色T恤鼓漲若船帆,心跟著微微波動,示意著你去做一件事。

你要注視自己,讓生命往事快速倒帶重映,再看見自己一路走來的樣子,跌跌撞撞,滿身傷痕,可是爬起來後,揉著傷口卻不再喊痛。

爾後,
在某個不確定的時刻,
那巨大的創痛又重返;
直到我可怕的故事傾訴,
則心中痛苦不再燃燒。

記起英國浪漫派詩人柯立芝一七九七年寫下〈老船夫之歌〉的一段詩句,這位與華滋華斯齊名的詩人,以這首詩達到他創作的高峰。他向來主張詩人同時也應該有哲學家的思維,不能為寫詩而寫詩,不能為藝術而藝術。他認為詩人要時時審視自我內在,詩人的根本任務應是致力調和人生與自然,使其圓融相應;於是他常遁入自然,依傍大自然的徵象,問心之感通,則理想的美型在語言裡爆裂,釋放強大的震懾力量。柯立芝把人類的靈魂比喻成一艘船上的水手,被拋棄在一個無名島上,意指人的靈魂容易不安定的浪跡天涯,得緊迫看牢,別讓它常常晃出軀殼;倘若靈魂不幸潛逃,唯有通過自我救贖,才能從絕境求生,拯救失落的靈魂。

所謂的「絕境求生」,你懂。當你從一場意外的波濤巨浪中挺立過來,復原之後,稱心如意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讀書、寫作、旅行……身心俱足,歡喜常在,耳畔遂有聲音催逼,催你傾訴故事,把心上成痂的痛剝落,剝落之後,你會像蝶蛻,以善美贈予人間。

炎炎盛夏,即使在失去如歌蟬鳴的城市,這些年你也逐漸學會讓自己沉定不浮躁,以閱讀、以書寫、以和更多性情相近的靈魂相濡以沫,把自己調適成採收的茶葉般,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浸在城市,慢慢舒捲,徐徐釋放生命的清香。

然而,在安定以前,你也曾有過極深極深的焦慮惶恐,有一隻情緒惡獸時時霸住心靈的出口,無路可出,就不敢奢望明天有光照溫暖。

趕走了那隻惡獸以後,對你而言,除了母親幽深黝暗的子宮,還有一個地方像生命的原點,你必要再回溯,找回性命動力的發源。

這要回溯到你弱冠前的那一個冬天。當故事的火苗又緩緩昇起時,此刻你用什麼樣的心情當柴薪接續?

你匆忙整理背包的東西,然後更衣,離家。約莫四十分鐘的車程後,遠遠地就看見赭紅色台地上,五彩繽紛的風箏昇降,便知道林口近了。

你曾寫過一篇文章,形容自己在林口那一段時日猶如一個慘跌不起的風箏。城市的天際有天線凌亂糾纏,但你現在的樣子,可以穩當地與風共舞,自擁一片天,飄揚遊跡處,並且有能力留下一些迴文走句,如樣式各異的浮雲,替天空增色;經驗過暴風,你這只風箏現在似乎已無所畏懼,雖然你只是一個尋常四角紙風箏,卻比大鵬鳥似的尼龍風箏更堅韌。

終於,你又飛回林口。長庚醫院巍峨壯盛的五棟大樓聳立眼前,你調整好降落的心情了嗎?

穿過暑熱,走進微涼的醫院裡,瞬間你彷彿感應到什麼,臉上浮現一種眾生皆親,人病即我病的憐憫神色。

要明白怎樣的人生才是安定,有兩個地方可以提供答案:一個是醫院,一個是監獄。你如是體悟。

在醫院觀肉體的滅與生,在監獄觀精神的死與活。監獄不能隨便去,醫院則沒有限制,一旦置身其中,把那裡當作修行思悟的道場,從另一個角度看,病是比別人都難得的經歷,從病榻上的自覺思辨,會肯定自己生命下一步,是要好好活,或是賴活。

至此,你就不怪命運曾給的安排了。不然,你也不會回來這個傷心地,讀碑似的憑弔昨日的殉難。

打從進入人聲鼎沸的大廳,長庚的地理方位你熟悉的像醫護人員,帶頭穿越迷宮般的樓室,停落復建大樓五樓,你的腳步趨緩下來彷彿沉思者走進習慣沉思的山林小徑,連跫音,都要思想。

這個靈魂曾經
漂泊在汪洋大海上,孤零零
孤零零的,好像上帝
也存心躲避。
            --柯立芝

柯立芝的老船夫對生命充滿無援的喟嘆,而你內心深處,則有對意外釋懷的詠讚,寫下:

這個靈魂
在荒島鑽出
一縷一縷的
火光
火光熊熊逼近意志
削築成一艘木筏
載著
去問太陽
安靖陸地的所在
千手太陽
指引說--
四處是聖境
隨遇皆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