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古城拿撒肋(Netzerath)是耶穌童年生活及成年傳道的聖地,有諸多宗教觀光勝景。天主教教廷家庭委員會主席帕利亞總主教(V. Paglia)、以色列聖城耶路撒冷拉丁禮馬輔理主教(G-B Marcuzzo)日前在梵蒂岡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於拿撒肋設立一座「國際家庭中心」,服務當地家庭及旅客,並支援聖地的牧民工作。
該中心斥資一千二百萬歐元(約新台幣四億七千萬元),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去年設立的基金項目。設有教堂、旅館、聚會場所,以推廣家庭靈修,鼓勵家庭投入新福傳行列。
拿撒肋是耶穌童年生活及成年傳道的聖地,傳說聖母瑪利亞當時打水的井,至今尚有水湧出,供人飲用。這座位於阿庫、海法、傑寧和加利利四城之間的古城,四周峰巒起伏,景色綺麗。歷史上的領主更迭,西元七十年羅馬人摧毀耶路撒冷城,城中猶太人被迫逃往加利利和拿撒肋定居,數百年後的拜占庭時期,當地變成基督教統治的重鎮。
西元三二六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拿撒肋興建第一座教堂,是拜占庭式的長方形教堂,表示對基督教合法地位的承認,自此拿撒勒聖名遠播,各地前往朝聖者絡繹不絕,當局修建不少教堂和修道院。
波斯人七世紀初入侵,摧毀拿撒勒古城,淪為廢墟,至十二世紀,才由十字軍修復。十七世紀,聖方濟會修道士獲准返回拿撒勒,重建教堂、修道院和學校。十九世紀中期,基督教各宗派在此興建二十座教堂、修道院和濟貧院,包括最著名的「天使報喜堂」(the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至今,拿撒勒成為以國最大的阿拉伯人聚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