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昨天是母親節,陳逢顯毫芒雕刻館展出毫芒雕刻作品;一根細針上刻出〈遊子吟〉(見圖/中央社),包含詩名共三十三個字。
陳逢顯表示,圓形的縫衣針較難雕刻,因不易固定、硬度高;在雕刻的過程中,幾乎快要放棄,失敗十幾根針才雕刻成功。
陳逢顯昨天表示,配合母親節展出這件作品,更有意義。作品是在一根長三點六公分、直徑零點零五公分的細針上,雕刻五言古詩〈遊子吟〉。從設計、製作到完成,花了一個月。
陳逢顯表示,要在硬度高的縫衣針上雕刻,必須以鎢鋼針,透過高倍放大鏡,一筆一畫慢慢刻寫,創作者需要有書法基礎。
觀賞這件〈遊子吟〉作品,透過高倍放大鏡,可欣賞到清晰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春)暉?」古詩刻在針上,恰與詩中慈母的針線情相輝映。
從事毫芒雕刻需要藝術美學基礎,更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對於眼力、體力、耐力都是很大的考驗。陳逢顯說,創作時必須閉氣,全身肌肉都要控制得宜,手也不能顫抖。
雕刻〈遊子吟〉時,因縫衣針極小,若不固定好,稍一用力不慎,就會功虧一簣。這件作品即日起展至六月三十日,地點在新北市新店區陳逢顯毫芒雕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