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公教人員會有「鐵飯碗」之稱,除了相對民間工作較有保障外,另一項就是優厚的退撫制度,不過退撫制度出現了裂痕,因為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委朱武獻,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退撫基金經精算後,可能提前面臨收支不足或破產的困境,原本預估在民國一百零二年才會發生的軍職退休金不足問題,今年就可能「不夠付」,提早了七年。
更讓人吃驚的是,退撫基金雖然有高達近三千四百億元的資產總額,但在民國九十二年委請精算平十年後的收支,竟出現七千七百多億元的「潛藏負債」,若不變革的話,最遲民國一百二十四年一定破產。
其實穩健又可永續經營的退撫體制,一定得建立在自償基礎上,可是目前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百分之十二的提撥率,根本無法享有安穩退休生活,因為經過精算,若收益率是百分之三點六五,得提撥百分之二十六到三十二才夠。
所以退撫制度真該立即改革之處仍多,例如若要退撫基金穩健,軍公教退休後的所得替代應透過修法調降,畢竟用財政角度分析,流量大於存量,早晚非垮不可。
還有,政府不該再搞所謂的優退,軍公教的薪水既來自人民稅金,那就該照制度走,加發數個月退休金是間接踐踏退撫制度。
此外,軍公教退休金是否限齡領取,或是設領取年限等改革,得從退撫基金能否建立可大可久的自償去精算、分析,因為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現實面觀察,政府不太可能讓軍公教的退撫基金破產,造成社會大動盪,但也不該眼睜睜看著錢坑由小變大,然後搬人民血汗錢去填補,因為這又牽涉公平正義問題,所以國人或立委都不該用偏狹立場討論此事,應用建立制度與穩健財政方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