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屋改造待用客棧 歡迎背包客

 |2013.05.12
2278觀看次
字級
謝敏政將閒置工廠改造為「待用客棧」,供弱勢民眾及背包客使用。他展示客棧內的景點地圖,要讓更多人認識朴子市。圖/梁雅雯

【本報嘉義訊】船仔頭文教基金會義工謝敏政,長期致力推廣船仔頭蚵貝藝術及農村體驗,今年更將家族位於朴子市的三幢閒置房屋整修為「待用客棧」,提供背包客及弱勢民眾暫住,讓更多人感受濃濃的人情味。

「待用咖啡」和「待用餐」從國外流行到台灣,指善心人先代為付費,將餐點或服務留給需要的人。五十二歲的謝敏政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朴子市,將閒置工廠改造成充滿懷舊氣息的「船嘉寶背包客棧」,以「待用」概念供人使用,而代為付費的人就是自己,讓弱勢民眾及背包客免費使用。

謝敏政說,早年祖父以檜木在工廠打造閣樓休憩,二十年前祖父過世,工廠隨之關閉、閒置。他今年初利用空暇整理,收購二手家具並恢復水電,成為讓民眾使用的公共空間,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荒廢老屋重獲新生,串聯地方發展。

謝敏政改造工廠的大型冷凍櫃,將四周具冷藏作用的材質去除,加上兩扇對流窗及一扇紗門,擺上復古家具,讓冷凍櫃變身成富人文氣息的普通房間。客棧內也擺放自製私房景點地圖、行軍床、地方特產蚵貝風鈴,還有國旗及紀念衣服等。

謝敏政表示,朴子市年輕人外流情況嚴重,不少空屋和空地荒廢,實在很可惜。

改造「船嘉寶背包客棧」讓老屋有了新意,開放作為接待家庭使用;若背包客、公益團體有需要,可電洽:○九二一五一九一二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