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九九六年八月,在她生日前幾天,德蕾莎修女(一九一○年八月二十六日~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入重症病房。撐過了那關鍵的一夜,翌日對探訪的人說:「我不知道神在做什麼,但祂必然知道,我們只是無法理解而已。但有件事我很確定,那就是祂不曾出錯。」
從誓願歸依天主當修女,虔信上帝就是愛,把自己分秒的生命,以具體的「為窮人中的窮人」的愛行,奉獻一生。整整五十年的歲月,在全世界最被忽略的「窮人」處,為被棄的嬰孩、老人、病人、臨終無人照料的人付出,見證愛是永不放棄。
不論在聯合國的大會堂上、在諾貝爾頒獎大典裡、在不同演講中,她一以貫之地,先帶與會群體祈禱,傳述的信息,始終是和平、愛與喜悅。她曾被李家同教授懇邀來台灣,離台前,記者問她此行的觀感。「台灣太富有了,唯一的缺憾,少了愛。」「那麼多的窮人,妳如何救得完啊?」「你也可以一起來,不是嗎?」她堅信的愛,直截了當。
貳
最近多件新聞報導一直在我腦中盤旋。如到法務部部長辦公室,抬腿踢壞「公門」;又如民進黨某黨務人士為增黨員,廣邀所謂的「黑道」人士入黨;又如林益世判決的公告,一時議論紛紛。馬英九總統揭櫫廉政,卻因親信幕僚收賄行徑被揭發,引發討論他該不該辭退國民黨黨主席;又如某女立委「門神」的封(諷)建,激怒了大學校長,深感學術尊嚴被汙辱,憤而提辭。
參
不久前,女兒決定要恢復台灣的公民身分,我帶她到戶籍單位,請教如何辦理。接案的蘇小姐態度友善,親切耐心。聽完要求後,有不確定處,當即就教同仁,數位人員沒有不耐煩的表現。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為民服務」何等落實啊!第一次造訪時,她要求我們給她一些時間,去蒐集該有的戶籍流轉資料後,再通知下一步程序。農曆年後,接到她的電話,也接到一則公文,告訴我具體的做法。口氣與文氣皆極親善。女兒依序辦理簽證。雖遇到一些語言障礙,仍是很有效率地把入台簽證領了下來。最近,女兒回來了,我從機場直接送她到士林行政中心,不到一小時,一張粉紅色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握在女兒手上,她紅了眼眶,感恩地說:「我是台灣公民了,我有選舉權了。」第二天,她拿到護照。整個過程,讓她讚嘆台灣公務人員的服務品質。台灣有多方面真是舉世的典範。
肆
人生難得,我們不折不扣地已得。我們的一生,當要立下什志,可以誌自己。與其說傳給人,不如說慰己而無憾。親愛的讀者,生命的人格典範所在都有,從我學習的心得所悟,這些典範風儀的根深處,無不在虔虔誠誠地皈依於自覺自許的「使命」,以「道不可須臾離也」的「歸一」來完成自己,像德蕾莎修女、單國璽樞機、曼德拉、林肯、星雲大師、證嚴法師……。此文中第貳段所列出的遺憾,其中每一事件的主人翁,論才華、能力、學經歷,無不曾是佼佼者啊!愛因斯坦擲地有聲地說,「成就偉大的科學家,除了智慧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品德。」我參與過、主持過無數次的研討會、訓練會,每論及組織問題的癥結,無不殊途同歸於品德價值。在利得的時代,連各層教育機構,不是忽略,便是無視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想想「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內涵,想想羅馬時代契克羅這位修辭學大師、演說家的肺腑之言——修辭寓於修身。為何基層窗口服務的人可以感人,在檯面上的政客竟是另一格局?還是從「為學與做人」開始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