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末期病患照顧與臨終關懷的一些關鍵課題 (一)

慧開法師 |2013.05.05
3000觀看次
字級

自從上一篇專欄系列〈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刊出後,又有讀者來函,針對家中長輩臥床多年的照顧問題,詢問看法及建議。我先將讀者提出的一些問題及情況作個整理,再提出分析及建議。

情況一:家中有九十歲的長輩,臥床多年,直至去年才插鼻胃管,今年初又插上導尿管。連續看了法師您的文章,想請教如果已經插管該怎麼辦?

分析及建議:如同我之前的文章中所討論的,九十歲老人家的生命曲線,大多數都已經下滑到瀕臨或遠超過其人生的「賞味期」了,這時候的生命功課應該是「生命換檔」以「開展未來永續的生命」,而不是苟延殘喘地「延續老朽的肉體生命」。這就需要用宗教的靈性關懷,來幫助家人與老人家做「思想建設」與「心理建設」,開導他們了解靈性生命的無限與永續。

這裡我所講的「宗教」,包含世界各大宗教,並不限於佛教,就看老人家本身的宗教信仰與需求。各大宗教都有針對未來生命的靈性關懷與實踐法門,以佛教為例,淨土法門是最貼切的。

如果老人家已經插了管子,就維持現狀,但最好不要再做進一步的醫療干預,同時以淨土法門來幫助老人家。

建議具體的做法:不斷為老人家解說淨土法門的內容與意義,鼓勵及引導他放下塵世的執著與牽絆,發願求生淨土,帶領他一心念佛,家人為他誦經、念佛及回向。家人要至誠懇切地觀想西方三聖慈悲加持老人家,早日脫離苦海。

即使從外表看來,老人家很可能已經無法言語、沒有反應等等,只要家人「同心協力、至誠懇切」地為他開導、誦經、念佛及回向,同時祈求佛、菩薩的加持,絕對會有感應的消息。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按照所說的方法,三至六個月就會有轉機。關鍵在於自己和家人是否已經放下對老人家肉體生命的執著?家人是否達成共識?是否對淨土法門有信心?是否依教奉行?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老人家絕對可以安然捨報往生。

情況二:阿媽早就無法開口說話,嚴重失智,只對痛覺有反應,好像沒有自我的意識,不能表達自我需求,家人無法辨別阿媽的需求,只能盡力讓阿媽舒適、乾淨。當初要插鼻胃管時,我的媽媽很不捨也很疑惑,是否要有此侵入性的治療?但是阿媽看見我在吃東西,她也想吃,把食物或水放入阿媽嘴巴,她會自動張嘴,也會咀嚼,可是吞嚥困難,一定會嗆到。我想,阿媽還有想活下去的欲望!所以家人決定插管,我母親很不捨阿媽受苦,靠著藥物在控制咳嗽、多痰、無法大小便等臥床問題,請法師能為家人解惑。

分析及建議:如同前面所說的,阿媽已經遠遠超過其人生的「賞味期」了,確實是需要為她作「生命換檔」的功課了。「阿媽還有想活下去的欲望!」這是人之常情,但也是「低層次」的肉體生命思維反應,如果家人也停留在「一昧地延續老人家病體生命」的思維層次,而看不到開展未來靈性生命的層次,我只能說「此題無解」。

依我來看,在「阿媽還有想活下去的欲望」的背後,其實是「家人還有想讓阿媽活下去的欲望」,這才是問題無解的關鍵!因為家人看不到「靈性生命的未來」,或者對「靈性生命的未來」沒有堅固的信念,只好在病體生命的層次打轉。我認為對阿媽來說,受這些苦是很冤枉的。

阿媽已經沒有行為能力了,她的命運及所有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都操之在家人的認知與決定上面。在觀念上,家人要先放下對我們肉體生命的錯誤認知與執著,重新深切地理解與體認眾生靈性生命的永續與開展,阿媽的生命困境,才有解套的可能。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