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節能著手

羅智華 |2013.05.04
1548觀看次
字級
廢棄的大浴巾,剪開可當擦手巾繼續使用。圖/張偉明提供

不少人都有看病吃藥的經驗,但吃完藥的藥袋該如何處置?相信多數人都是丟進資源回收桶中,但對環保達人張偉明來說,卻是將有夾鏈功能的藥袋一一洗淨晾乾、當成水果、餅乾保鮮袋,他笑著說,比起超市動輒幾十塊的保鮮袋,藥袋不但不用花上一毛錢,還能減少垃圾汙染,節能減碳愛地球,一舉多得!

不只將夾鏈藥袋變身為食物保鮮袋,張偉明說,洗澡用的大浴巾在「光榮退役」後別急著丟掉,還可拿來作為桌巾、置物櫃布簾、隔熱墊、擦手巾、腳踏墊,最後還能剪開當抹布等,他將這些程序稱之為「毛巾的六道輪迴」,讓聽到的親朋好友無不拍案叫絕,為他冠上「環保達人」封號。

惜福愛物

此外,家家戶戶少不了的用水用電,他亦有一套節能撇步。家庭主婦平日烹煮三餐所用的洗米水與煮麵水,在張偉明眼中是「最佳天然洗潔劑」,裡頭含有的豐富酵素,往往能將碗盤油膩洗得一乾二淨。

許多人夏天少不了的好朋友──冷氣機,張偉明全家則是一個月開不到幾次。他笑說,家裡的冷氣機是「客人牌冷氣」,只有朋友前來作客時才開,因此不用擔心夏季電費暴增的困擾。

至於天天都得運作的電冰箱,也是節能重點所在。他和老婆從超市買菜回來時,總會先將菜洗好裝在保鮮盒裡,並用紙記錄下各種食材在冰箱的擺放位置,等到烹調時就可直接拿出保鮮盒進行料理,不用為了尋覓食材而開關冰箱好幾次。

除了省水、節電有一套,張偉明就連傘架上已毀損的雨傘也能讓它「起死回生」,將傘布從骨架上拆下來,鋪在陽台圓桌上,就能搖身為防水桌布,就算颳風下雨也不用擔心桌子會淋濕。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要惜福愛物,長大後想想這就是環保的真諦。」張偉明有感而發地說。

減少欲望

張偉明強調,落實環保的關鍵之一,就是減少欲望,生活中往往有太多想要而非必要的東西。而這樣的理念也落實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將「環保教育」融入「家庭教育」裡。今年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張采容說,或許從小就受到爸爸「耳濡目染」使然,除了平日會攜帶環保筷、水壺出門外,就連玩具也經常是和爸媽一起DIY變現出來,過程中體會不少動手做的樂趣。

張采容在學校也是師生眼中的「減碳小天使」,在學校吃完的布丁盒會拿回家做成小盆栽,甚至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與同學交換二手物品,她笑說,只要養成習慣,力行環保一點也不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