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 四大為身

星雲大師 |2013.05.03
17041觀看次
字級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景德傳燈錄‧毘舍浮佛偈》圖/佛光緣美術館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景德傳燈錄‧毘舍浮佛偈》

人,是如何而有的呢?是四大為身。不只人的身體是由四大合成,宇宙萬有,也都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一般人口中常說的「四大皆空」,指的就是這四大,它是構成一切有為法的元素。

四大的內容分別是:地,是堅硬性;水,是潮濕性;火,是溫暖性;風,是流動性。比方,房子由四大所成,鋼筋、水泥等是地大;水泥要澆水、砌磚要澆水,磨石子更需要水,是水大;砌好的牆、粉刷好的壁,都要仰仗陽光、適當的溫度使它乾燥成型,是火大;也需要風的運轉,空氣的流通,是風大,有了四大的因緣,才能成就房子這個實體。

花草樹木,要有肥沃的大地滋長,需要水的灌溉,陽光的溫暖普照,空氣的流動等因緣,才能成長。人也是一樣,身體的骨骼是地大;眼淚、鼻涕、大小便溺,是水大;人身體的暖氣、體溫,是火大;我們的一呼一吸,是風大。假如四大不調,人就不能存在。

「心本無生因境有」,我們的真心本來是無生的,但由於妄動,心隨境界轉,而有種種的差別現象。如果我們的心不隨境轉,甚至心中沒有外境的存在,自己的修行就能產生力量。

「前境若無心亦無」,人心往往容易隨外境妄動流轉,有時造罪,有時懺悔,有時造惡,有時修福,終日顛倒妄想不休。只要對境心不起,妄心就不會起作用了。

「罪福如幻起亦滅」,當我們泯除有為的罪福對待,求證一個無為的真理、永恆的生命,就是把這有為的四大之身,轉為無為的清淨法身;將有虛妄、煩惱、罪福、善惡、是非的心轉為清淨的涅槃心,即能體證生命的實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