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日前公布的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民間消費這塊確是各界感到最為訝異的」;他表示,會想出因應做法,「一個月內就要有答案」。
江宜樺表示,觀察賣場的買氣「還不錯」,尤其是過年以來百貨公司、超商、景點、餐廳等出現的人潮,好像不是「冷颼颼」;但數據出現卻那麼大落差,確實必須認真思考是否單一或少數因素,造成這一季民間消費不如預期。
經濟蕭條舉世皆然,民眾無不叫苦連天,不過經過多年起伏震盪,有的國家已拿出有效辦法,有的地區一籌莫展,台灣雖有心,似無力,民眾無感,難怪江揆說,經濟很悶,有人說豈只悶,簡直像個「大悶鍋」。
說台灣景氣不振,也許有人不服。每到假日節慶,風景區、遊樂區人潮滿坑滿谷,吃喝玩樂樣樣不缺。百貨公司、大賣場大排長龍,買東西用「搶」的,輸人不輸陣。而高檔表演門票秒殺,向隅者躑地三嘆!
會有這種「錯亂」,來自不同體會,就像有的官員自我感覺良好,口口聲聲「台灣不比人差」,民眾卻嘆「不知怎麼活下去!」看問題要看全面,看整體,看多數,最真實是體會,只有感同身受,才能「苦民所苦」。
當官員們還在睡大覺時,起早趕晚為生活奔波的人,早已滿街跑,忙著上班。當有錢人吃萬元大餐時,路邊就有人檢拾剩菜殘羹,準備回家裹腹。
有錢貴婦名牌包一買數十個,窮人家的孩子買個書包都成問題。有錢少爺身上穿戴動輒萬元起跳。而不少窮人檢拾回收箱的衣物,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
不患寡患不均,刺激消費應以庶民為先,操之在我先做。要穩定持續,不要倉促決定,一變再變。避免打嗎啡以求速效,副作用、後遺症一堆,難以收拾。
只要政府有心,用對方法,相信刺激民間消費、購買力是正確的方向,讓人民有感不難。
喜壯(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