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正子掃描在癌症檢查上有很大幫助,但應用在膀胱癌等骨盆腔病症時,卻容易受到尿液影響正確性,成大正子造影中心最近研究以灌流方式,可大幅提高診斷率,是患者的福音。
該中心主任姚維仁指出,正子掃描用在癌症分期與擴散、追蹤等,效果相當不錯,比起一般使用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效果更佳,但因費用高及成效問題,健保只提供部分癌症的給付。
正子掃描是在人體內注入F─18去氧葡萄糖,利用癌細胞與葡萄糖結合,在掃描下顯現亮點而診斷,使用在膀胱癌或子宮頸癌等骨盆腔癌症的診斷時,會因尿液影響,看不見亮點,過去醫界雖然有人使用大量喝水等方式改善尿液影響,但因沒有標準化的流程,效果不一。
他表示,成大近五年來針對一百例的膀胱癌患者,使用標準化方式改善正子掃描效果,提高診斷率。讓病人在檢查前先喝八百西西的水,注射葡萄糖後,再喝八百西西,再加以利尿,膀胱先後排空四次,再脹大後進行掃描,大約九成的患者都能準確診斷。
在正子掃描的圖像中可以發現,癌細胞馬上清楚呈現。姚維仁表示,已在國內外推廣,未來有助於正子掃描技術使用在膀胱癌或子宮頸癌的診斷,目前要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