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與狗玩耍或親暱抱狗之後,務必洗手,避免犬蛔蟲幼蟲侵害眼睛。圖/楊光昇
【本報台北訊】愛養寵物的人,小心蟲蟲危機。台北醫學大學寄生蟲學科主任范家搜尋一九九○年到二○一二年醫學文獻,發現國際上共有三百六十八個犬蛔蟲感染病例,其中一半與眼睛有關,其他最常見是多重器官感染。
一名國一男學生平時和寵物互動親暱,出現右眼結膜出血,視力嚴重退化,到眼科治療不見好轉,醫師觀察發現患者眼睛疑似有蟲鑽過的痕跡,轉到台北醫學大學實驗室確認,是受到犬蛔蟲幼蟲感染,經過特殊的驅蟲藥才挽回視力。
范家表示,曾有狗飼主肺積水,每月雙肺可抽出一千西西積水,胸腔科找不出原因,最後做了寄生蟲檢查,證實是犬蛔蟲感染。還有一名罹患腦癌的老翁,最後發現感染多種寄生蟲,其中一種就是犬蛔蟲。腸胃科醫師臨床上也發現有些腸道發炎患者,反覆檢查都找不出病因,最後也懷疑是犬蛔蟲感染。
范家表示,犬蛔蟲是一種寵物的腸道寄生蟲,貓狗的糞便、毛髮裡可能都有蟲卵,狗毛若不慎沾上狗便,飼主與狗狗玩耍後若沒徹底把手洗乾淨,不慎吞下蟲卵,蛔蟲反覆穿過視網膜造成眼睛出血,若一直沒找出原因,最後可能失明。若蛔蟲跑到肝臟,會造成倦怠、黃疸;跑到肌肉會造成莫名肌肉痠痛。
台北市獸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建議飼主應做好寵物衛生管理,若家中寵物從不出門,飼主每年應為寵物驅蟲一至兩次,若寵物天天出門,每三個月應驅蟲一次,觸碰犬貓後徹底洗淨雙手,就能遠離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
范家表示,有些土壤會受寄生蟲感染,別讓小朋友在公園草坪打赤腳,玩沙堆後應確實洗手,否則泥土、沙堆受動物糞便感染,小朋友會增加感染各式寄生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