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牛津大學與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聯合研究顯示,撙節省錢對歐洲與北美人民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導致自殺、憂鬱、罹患傳染病,而且讓人民無力尋求醫療照護。這份研究本周將出版成書,書名是《身體經濟:為何撙節殺人》(暫譯)。
牛津大學政經學家史特克勒與史丹福大學傳染病學家巴蘇做了歷時十年的研究,他們發現撙節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現時歐洲與北美「大衰退」伴隨嚴厲撙節的時期,他們發現歐美一共有一萬多人自殺、近一百萬個憂鬱病例。
希臘背負龐大債務,青年失業率達百分之五十。政府為了撙節而減少預防愛滋病的醫療預算,但從二○一一年以來愛滋病病毒猖獗程度比之前超過二倍,另外藥物濫用狀況增加也是一部分原因。噴灑滅蚊殺蟲劑的計畫經費被刪,也讓希臘去年底爆發了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瘧疾疫情。
作者說,近年經濟衰退讓美國超過五百萬人無力負擔醫療費用。而在英國,有一萬戶家庭因為政府撙節預算而無家可歸。
史特克勒說:「我們的政府官員必須考慮經濟決策造成的嚴重後果,有些情況甚至影響深遠。」
史特克勒指出:「愛滋病與瘧疾疫情爆發、基本藥物短缺、人們無力負擔醫療費用,還有酗酒、憂鬱、自殺案例增加,這些都是我們發現的傷害。撙節正在造成社會毀滅性的衝擊。」
兩位作者也說,即使是在最悲慘的經濟災難之下,只要政府妥善處理,仍可以不讓經濟危機變成健康災難。譬如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政府的「新政」是只要每多一筆一百美元的救濟經費,就可以減少嬰兒死亡率、自殺率、肺炎死亡率。
巴蘇說:「我們最終想說的是,人民健康惡化並不是經濟蕭條不可避免的後果,這是政治抉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