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二歲半小男童,不開口說話,也不會喊爸爸媽媽,家人本以為是大隻雞慢啼,所以說話較慢,就醫發現,不僅語言遲緩,肢體動作、認知及社會性、情緒方面皆發展落後,經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半年療育,日常生活能力、語言溝通等有明顯進步,顯見早療重要。圖/潘杏惠
一名二歲半小男童,不開口說話,也不會喊爸爸媽媽,家人本以為是大隻雞慢啼,所以說話較慢,就醫發現,不僅語言遲緩,肢體動作、認知及社會性、情緒方面皆發展落後,經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半年療育,日常生活能力、語言溝通等有明顯進步,顯見早療重要。
根據統計,全台至少有十萬名孩童是發展遲緩兒,但就診篩檢卻不到二成,新北市立醫院三重院區昨天召開記者會,醫師呼籲,幼兒六歲前是黃金療育時期,提醒家長可預約「發展遲緩兒特別門診」。圖/潘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