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雅安震災遇難人數已升至一百八十餘人,受傷人數超過萬人,救難工作持續進行了四天,由於交通和通訊受阻,大陸出動軍警全力投入救援工作,對於國外的援助僅限於捐款,人力都沒有進入災區,完全由大陸自行承擔救援工作。在四天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許多義工以人力、物力和智力搶救生命、支援災區,充分展露了人性的光明面,其中也看到了公民社會的成長。
人類在歷經的災難中,慢慢學習互相扶持、互相支援,患難與共的精神。天災是人力所難以預料也無法抗拒的,台灣在一九九九年曾經遭遇過九二一大地震、四川在二○○八年也曾發生過汶川大地震、二○一一年日本遭遇規模高達九的三一一大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都造成重大傷亡。其間國際的人道援助顯現了人類地球村,心手相連的一面。
在這次雅安震災中,台灣的官方和民間也在第一時間內投入救災工作,包括人力和資金的挹注。行政院動支第二預備金捐輸一百萬美元,紅十字會除了捐贈五百萬人民幣,也組成評估小組深入災區了解災民的需求,內政部組成的搜救隊也已集結待命,只要陸方有需求,立刻出發。至於企業界和民間團體的捐輸就更踴躍了。雖然這次的災難沒有五年前汶川大震來得嚴重,但是台灣對於大陸人民同理心的援助,絲毫不減。
大陸民眾自發性的救援行動更不同於往常。最有力的就是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發動的聲援力量,汶川大震時還必須借助廣播,但是廣播容易受制於環境而斷訊,這次微博和微信發揮了迅速而有效的功能,網友用最簡短的語句將災區的災情傳出,讓外界知道災區的情況和災民的需求,而網友間也互相傳遞最新訊息,提供適時有效的援助。
受災最嚴重的雅安市蘆山縣,有許多義工搶進災區,沒有人號召、沒有人組織,包括受災民眾也投入義工行列。四月二十二日中央電視台播出「靈山中學建起愛心食堂服務救援人員」,一位義工大姊將自己開火鍋店的資金二萬元捐了出來,自願設置了「愛心食堂」,服務救援人員和受災群眾。在靈關中學還出現「地震八寶粥」,食材都是附近群眾自發捐出來的,所有參與愛心食堂和煮八寶粥的人都是自願者。
在這次震災中也看到民眾對於政府和官方機構的不信任。北京市政府發動市民捐款,被網友反諷刷暴網頁,市政府被迫關閉微博帳號,顯示民眾不願意透過官方捐款。這情況有點類似台灣幾年前的情況,民眾寧願捐給有信用的慈善團體,也不願意捐給政府機關轉交。另外一個現像就是民眾張大眼睛緊盯中國紅十字會,甚至用「滾」字回應其賑災訊息,中國紅會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民眾寧可相信壹基金,這是另外一種公民意識的彰顯。
拜經濟增長之賜,大陸近年來變化很大,相對於政府層級出現嚴重的貪腐情況,民間的參與和責任意識也逐漸強烈。就在社會瀰漫著富二代和官二代奢華敗壞風的同時,公民意識也逐漸崛起;民間自發的公民意識透過微博和網路日益發酵,在這次震災中再一次體現。大陸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中站起來,我們也看到公民意識的抬頭和公民社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