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評曾文誠表示,「不管是因為經典賽、新的企業接手球隊,或者曼尼的影響,球迷願意進場看球都是好事。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一個穩定的環境。這包括球員本身的態度、球團的行銷經營策略,以及其他軟硬體的設施等等。」
曾文誠認為,義大接手球隊之後,所採取的一些積極的策略,包括找來大聯盟的球星曼尼、組織「犀晴女孩」啦啦隊等,對於其他球團都產生了良性的刺激,場邊的氣氛更顯得熱絡,而這種現場的感染力很容易讓人「上癮」,也會讓觀眾產生再進場的動機,票房跟著上揚。
「義大有別於其他球團長期以來『少賠就是賺』的保守經營模式,如此大手筆的投資,甚至如果真能達到『賺錢』的預期目標,絕對對其他球團會有激勵的作用,將會鼓勵其他球團更加大投資。」而事實上,這個效應也逐漸正在形成。簡單來做個試算,以目前曼尼加入義大所獲得的廣告和廠商贊助大約就有九千萬元,而球團預期今年單場觀眾人數是六千人(從已進行的七場主場比賽平均單場一一八四六人來看,如此預估相當合理),票房收入約七千萬元,再加上電視轉播權利金以及周邊商品的銷售,年收入約可達兩億七千萬元之譜,扣除掉球員薪資等等支出費用約一億兩千萬(以興農牛之前聲稱經營球隊十七年約花費二十億元來計算),球團賺錢,絕對是可以預期的目標。
除此之外,曾文誠認為,回歸到球賽的本質,球員在場上的表現和積極度更是吸引球迷的重要因素。過去職棒球員最常被詬病的就是跑壘的積極度,常常打出「不營養」的內野滾地球就認為是「必死球」,而不會積極跑壘去拚那機率很小的守備失誤機會,「這雖然是很小的細節,但表現出來的態度看在觀眾的眼裡,肯定會留下不好的印象。」義大犀牛球員高國輝認為,因為美國職棒的競爭激烈,所以球員會更努力去把握每一個表現的機會,態度表現也就更為積極。
隨著愈來愈多旅外知名球員回台之後,這種狀況也已經明顯產生了改變。不過高國輝也表示,另外一個會影響球賽精彩度的因素是比賽的節奏,聯盟應該可以考慮從比賽規則等方面來設法加快節奏,會讓比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