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生署疾管局實施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接種已滿月,預計約有五十萬名二至五歲幼兒受益,兒科醫師指出,診間陸續有兩歲以下幼兒家長詢問可否緩打疫苗,這種「延後施打時程,等滿兩歲打公費疫苗」心態,恐將賠上孩子的健康。
疾管局表示,今年三月一日起實施二至五歲幼兒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政策,平均每年可望減少約一百名幼兒罹病案例。至於兩歲以下、滿兩個月大的幼兒,建議家長應自費接種。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發現,不少兩歲以下幼兒家長,因自費施打疫苗太貴,為了等兩歲到五歲的公費疫苗,情願「緩打」;他提醒,此舉會使先前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下降,造成免疫空窗期,小寶寶將無法抵抗肺炎鏈球菌入侵。
黃立民說,這項疫苗的針劑數目,依幼兒年齡而異,二至五歲接種一劑;二歲以下幼兒,滿二個月即施打第一劑疫苗,滿四到六個月時再各接種一劑,第四劑則應在一歲半前完成接種,才能產生保護效果。惟每劑疫苗自費超過三千元,許多家長基於經濟考量,或是不清楚接種時程,而有省錢等公費疫苗的心態。
他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全面接種率達七成,始可產生群體保護效力;台灣的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率約四成左右,無法有效形成群體保護。根據疾管局數據顯示,血清型十九A感染率已飆升至六成,五年來暴增五倍。
台大醫院近期收治一名一歲多男童,因未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不幸感染血清型十九A後,併發侵襲性肺炎及敗血症,險些喪命,結果住院二十一天才治癒。黃立民呼籲,家長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讓小寶寶身陷感染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