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教堂古法翻新 獲獎

 |2006.11.14
642觀看次
字級

【本報香港電】香港尖沙咀聖安德烈堂,是九龍最古老的基督教堂,它與香港一起經歷百年風雨,近年卻不敵空氣污染及人為復修錯誤而迅速老化。教會前年籌集七十三萬港元進行大規模復修,以古法翻新外牆紅磚、玻璃窗及鐘樓。

聖安德烈堂再現風采,每逢周日,市民再次聽到久違二十年的教堂鐘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二日向聖安德烈堂主任牧師文理雅及復修小組,頒發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表揚教會不遺餘力保護文物。

教科文組織亞太區幹事Richard Engelhardt頒獎時感嘆說,香港其他文化遺產正陸續消失,頗為感傷。聖安德烈堂主任牧師文理雅說,身為社會一份子,有責任保護文化遺產。復修顧問之一Ken Nicolson說,希望他們的工作能喚起社會保護文物意識。

在香港大學建築系兼職任教的Ken Nicolson說,教堂工程最大特色,是復修人員做了不少資料搜集,再對症下藥地以古法將教堂翻新。他說,現代的建築方法並不適用於教堂,以往的維修工人用水泥修補紅磚,但因與教堂原來物料不同,以致紅磚加速老化。他們特地從英國運來六百塊原裝紅磚,再加上四百塊循環再用的舊磚,然後細心地用石灰鋪設及逐一用軟刷清潔,此外也對教堂玻璃窗進行大翻新,終令教堂外貌煥然一新。為慶祝一百周年,教堂在祭壇旁兩扇窗加上新設計,以香港及基督為主題。

教堂青銅吊鐘,自八○年代開始損壞,鐘樓也出現大裂縫,鋼筋生鏽外露變成危樓。承建商代表何繼志說,這是他所接過最具挑戰性工程,明言不是為賺錢,連工人也要接受文物復修特訓。最初他只敢每次派兩人上鐘樓,研究銅鐘如何運作及修理,然後再由基層開始進行穩固工作,更換鋼筋及加固吊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