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擬兩階段調漲大專學雜費,部長蔣偉寧今天將到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專案報告,學生、家長與教師團體昨舉行記者會,質疑調漲方案沒採納他們的意見,內容草率,缺乏社會共識,要求教育部應該撤案重擬,否則親師生不排除上街頭抗議。
教育部今天到立院報告的「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草案,分兩階段調漲,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黃雯玲指出,第一階段針對全部五十三所公立大專,八月入學的新生,一律漲百分之六,雖然依規定校方仍要報部核備,但教育部希望公立大專齊漲;長庚等另十五所績優私立大專可比照漲百分之六,也可不漲。
第二階段從明年八月起實施,針對所有公、私立大專新生,只要上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成長率達百分之三以上,就可根據辦學成本年增率等指標,或提出教學品質提升計畫,申請調漲學雜費,最多漲百分之五。
若依中華經濟研究院昨預估我國今年GDP成長率將達百分之三點六三,明年大專學雜費將可調漲,預估最多影響二十七萬名新生。
「全球經濟不佳,人民實質薪資倒退,這時候調漲學雜費,不公不義。」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很多弱勢生連就學貸款都還不起,教育部應該要先說清楚協助弱勢生的配套措施,不能抱持「漲了再說」的心態。
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召集人林家興表示,教育部應加強監管大學校務基金,以免財務出現缺口,校方就漲學雜費因應。
他以政大為例,原本要募款近二千五百萬元建水岸電梯,最後只募到四成,不足由校務基金埋單,若這時漲學雜費,等於財務缺口由學生承擔。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表示,教育部漲學雜費是「先射箭、後畫靶」,沒有和外界討論,教育部若執意調漲,親師生團體不排除發動大規模抗爭。
黃雯玲表示,學雜費調整方案已廣納各方意見做出很多修改,包括將GDP成長率當成調漲門檻,且只針對新生入學時調漲,他們到畢業都不會再漲。
教育部強調不會撤案,今天將聽取立委意見,再視情況決定是否修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