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中壢訊】俄國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斯特列卡洛夫,昨天在中壢市健行科技大學展現最新研發的「波動型風力發電」,有助提升健行科大師生專業知能,擴展國際視野。
中壢市健行科技大學與莫斯科國立大學力學院合作交流已多年,昨天在健行科大與莫斯科大學簽署國際合作備忘錄,並邀請斯特列卡洛夫等多人介紹最新研發成果,利用風能發電的「波動型風力發電」。
健行科大校長李大偉表示,波動型和台灣常見的水平軸、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並不相同,它利用風能帶動板片(類似稻收割時,所使用的鼓風機來分開稻米和稻穗),讓發電機產生電能,與台灣人思考方向與模式完全不同。
健行科大風力發電研究生吳思賢表示,在台灣從未見過波動型風力發電模式,似鳥的翅膀不斷振動,帶動發電機的曲拐軸承運轉,「波動型風力發電的特色與構想讓我驚喜」。
李大偉指出,莫斯科大學的風力學院,在美俄太空競賽時,曾幫俄國製造太空用的陀螺儀,後來冷戰時期專門替俄國軍方作米格機風洞實驗,培養出很多有關流體力學和氣動力學的專家。這次和健行科大進行一周的風力發電學術交流,希望能為國內提供其他再生能源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