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推動信息革命
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譽為「諾貝爾獎級」的科研成果。什麼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它的發現有何重大意義?要了解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必須先認識量子霍爾效應。
舉個例子,我們使用計算機時,會遇到計算機發熱、能量損耗、速度變慢等問題。這是因為常態下芯片中的電子運動沒有特定的軌道,相互碰撞從而發生能量損耗。
清華大學院士薛其坤表示,量子霍爾效應則可以對電子的運動制定一個規則,讓它們在各自的跑道上前進,就好比一輛高級跑車,常態下是在擁擠的農貿市場裏前進,而在量子霍爾效應下,則可以在沒有干擾的高速路上前進。
量子霍爾效應能解決電子碰撞發熱的問題,因而在未來的量子計算、量子信息存儲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據此設計新一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元器件,將會具有極低的能耗。然而,量子霍爾效應的產生需要非常強的磁場,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體積相當於一個衣櫃那麼大,不適合個人電腦和便攜式計算機。
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美妙之處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場,在零磁場中就可以實現量子霍爾態,更容易應用到人們日常所需要的電子器件中。
在凝聚態物理中,量子霍爾效應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發現更可能帶來下一次信息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