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大龍峒保安宮一年一度為主祀保生大帝祝壽所舉辦的「保生文化祭」系列活動,將於十四日上午時以發放低收入戶生活補助金的方式,取代往年熱鬧的開鑼儀式;當天下午二時接續由羅東漢陽北管劇團在保安宮庭園展演家姓戲,長達一個多月,將安排二十三場好戲,精采可期。
大龍峒保安宮往年在家姓戲開演前,都會舉辦開鑼式,惟今年起配合一年三季的布施活動,特別在文化祭系列活動開展前,以布施取代開鑼式,一方面為神明祝壽,另一方面為眾生布施,發揮宗教自利利他的精神。此次發放對象為大同區、中山區及士林區等三區約二千五百低收入戶,每戶發給救助金、白米、罐頭、料理包、乾糧等生活物資,總金額超過五百萬元。
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保安宮考量近來國內經濟低迷,失業人口劇增,因此今年起擇定於農曆三月保生大帝聖誕前、農曆八月秋季祈安禮斗法會及歲末寒冬各發放一次生活補助金,總共三次,以期在不景氣環境中,帶給弱勢族群溫暖及實質的幫助。
此外,保安宮為延續早期氏族酬神戲傳統,發揚本土戲曲與民俗藝術,十四日起至五月七日邀請二十個專業劇團,長達一個多月接連演出二十三場戲劇饗宴,首先由漢陽北管劇團的「太平橋」揭開序幕;其中最為特別的是二十四日由薪傳歌仔戲劇團演出的「保生大帝」,這場戲為「大道公劇本甄選首獎作品」的首演,內容描述保生大帝懸壺濟世、救助貧病、神威顯赫的傳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