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一百九十三個會員國二日在大會上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全球第一項「全球武器貿易條約」,對一年高達七百億美元的傳統武器貿易進行規範,涵蓋各種輕武器、坦克及戰艦,使武器不致非法流入恐怖分子、叛亂分子及組織犯罪集團手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盛讚,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條約有助於人權免於遭受侵犯。
這項條約共有一百五十四國贊成,伊朗、敘利亞及北韓三國反對,二十三國棄權。潘基文發表聲明說:「這是歷史性的外交成就,也是長期夢想和多年努力的高峰,是全球人民的勝利。在全球裁軍和預防武器擴散的努力上,這份條約也提供了我們亟需的動力。」
為了達成全球性監管常規武器的一系列準則,各國外交人士已經努力了近十年。去年,這項協議原本有望達成,但是美國、中國大陸和俄羅斯都表示需要更多時間考慮,因而推遲。
上周,在伊朗、北韓和敘利亞的反對之下,決議草案未能獲得全數通過。伊朗認為,協議充滿了漏洞;北韓認為草案不夠平衡。
對於聯合國大會通過全球武器貿易條約,美國國務卿柯瑞二日表示樂見,並說這將有助防堵武器用於戰爭罪行及種族滅絕。他表示,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條約「有力、有效且可行」。他同時堅稱武器管制條約不會侵犯美國憲法及第二修正案賦予的擁槍權。
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等武器製造大國與古巴、玻利維亞、尼加拉瓜等國家都棄權。以印度為首的數個國家也都棄權,他們抱怨條約對出口國比較有利。俄羅斯表示,將好好地審視一番再決定是否簽署這項條約。
多位代表指出,如果主要武器出口國拒絕簽署,條約效力將很有限。
至於投下否決票的伊朗、敘利亞及北韓,多國大使表示,伊朗急切地想要確保其武器進出口不被限制,伊朗因為核子計畫受到聯合國武器禁運制裁;陷入二年內戰的敘利亞政府則是依賴俄羅斯及伊朗提供武器。北韓也因為核子武器及飛彈計畫受到聯合國武器禁運制裁。
條約通過後,將由潘基文於六月三日開始敦請各會員國簽署。這項條約不會管制各國國內的武器使用,但將要求各國建立國內法規,以控管傳統武器、零組件的轉讓,並規範武器仲介商。
這是自一九九六年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以來,世界首度通過重大武器條約,各國可自由簽署和批准,等到聯合國一百九十三個會員國中有五十國批准後,條約就生效,這個過程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