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朋友身體有恙,住進了醫院。我和這位朋友關係很好,有時間就會到病房裡陪他。
與朋友同住一個病房的,是兩個老人。朋友告訴我,兩人患的都是絕症,說不定哪天,生命就會突然終止。
我注意到,面對同一種命運,但兩位老人的神態卻截然不同。
一位老人終日裡愁容滿面,性情煩悶,長籲短歎。只要有親人來探望,他便要痛哭失聲,我就要離開你們了,我在世的日子已經沒幾天了,片刻間整個病房都籠罩在一陣悲涼之中,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
另一位老人卻總是一臉泰然,神態安詳。有時他還安慰一旁垂淚的病友,該來的就讓他來吧,別太傷心了。老人說了這麼一句話,深刻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他說,這輩子能活到今天,我已經很滿足了,想想幾十年來,我看到的有趣的景致,聽到的有趣的事物,還有多年來的人生經歷,所有的這些,加起來,我真的感覺自己已經很富有,自己的生命很豐富了。我不在乎自己還能活多久。
說這些話的時候,老人的臉上蕩漾著滿足的微笑。那是夕陽隕落前的絢麗霞光,和晨曦一樣清新而燦爛。
不久,兩位老人的床位全部空了,走得都很匆忙。但聽醫生說,前一位老人走得更早,後一位老人多活了些日子,且走得很從容。
同樣面對生命的結束。有人用減法計算生命,帶著遺憾和悲痛離開人世;有人用加法計算生命,帶著幸福和滿足回歸自然。
人生一世,生老病死,乃生理規律,自然法則。沒有人能逃脫,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權衡之下,與其在減少間製造淒涼,為何不選擇在增加裡享受精彩?
其實,無須等到面對生命終結之時才來考慮生命的加或減。我們每天都在面對著這道不是數學的計算題,只是或許我們本身沒有意識到而已。選擇何種法則來計算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決定著我們選擇快樂抑或選擇痛苦。遭受一次失業,在減法裡分明是失去了一次機會,如用加法計算,難道不是積累了一次經驗?戀人棄你而去,在減法裡是錯失了一根樹木,但換成加法,誰能斷定你將不能擁有一片森林?
關於人生和命運,從來都是一個沉重而複雜的話題。沒有任何專家或是大師能給出令人信服的定論。
既如此,我們姑且把它簡單化。把生命當成一道計算題吧,我們盡可能多得用加法來計算它,你會發現,命運裡的不幸越來越少,而生命裡的美麗卻每天都在增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