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播節目中得知斗六有家「黑金釀造館」,專門生產醬油產品,於是我們利用假日走訪一趟。
一抵達目的地,就有工作人員來導覽。我們跟隨導覽員的腳步,了解大同醬油的發展歷史,原來它創立於西元一九一一年,已經有百年歷史咯!導覽員說,醬油加了焦糖,顏色就會比較深,而未加工過的醬油,顏色較淺。
在老器具陳列室裡,導覽員介紹以前的腳踏車有三種基本配備,就是車燈、車鈴和車牌,且要繳稅才能上路。以前的人用麻繩綁住裝醬油的玻璃瓶,放在腳踏車後面運送,真是辛苦啊!
接著我們去生產線參觀。導覽員說,玻璃瓶裝的醬油是經過高溫殺菌、真空包裝的,所以不含防腐劑,開封後必須放冰箱冷藏;而塑膠瓶裝的醬油無法高溫殺菌,所以會加入防腐劑,以延長保存期限。聽了解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不同材質的醬油瓶竟有如此的差別!
在商品販售區裡,展售了白醬油、柳丁醬油和紅麴醬油,還有用黑豆做的洗髮精和肥皂。更誇張的是有一瓶特大號的醬油模型,竟有三公尺高!旁邊還有一副大碗筷,大碗跟我一樣高,大筷子的長度大約有四公尺那麼長呢!
看似不起眼的醬油,不僅是煮菜的好幫手,也蘊含許多學問,值得我們去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