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 已畢業 成年禮 走入歷史

李碧華 |2013.03.24
1062觀看次
字級

被稱為「一生絕不能錯過的旅行」,台灣學子莫不對畢業旅行懷有期待,當驪歌輕唱,畢業季翩然來臨,就以旅行做為揮別校園的儀式吧!台東鹿野鄉永安國小學童近日以人力充當水牛,下田拉犁翻土種花生,以收成來籌措畢業旅行費用;豐原高中則因學校安排參訪成功大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貓鼻頭生態景觀、龍坑生態保護區等「無聊」行程而引爆學生大反彈,臉書上留下「一輩子才一次的畢旅竟都在上課,實在太,味競賽沒梗」、「比扯鈴還扯」的情緒。

所幸,校方順應「民意」帶隊開拔到劍湖山世界一償學生宿願才未擴大事端。據瞭解,三、六、九─劍湖山、六福村及九族文化村是台灣畢旅「聖地」,非去不可。

這幾則新聞都足以顯示學生對畢業旅行懷有期待。許多家長也說,就像舉辦成年禮一般,這是體驗人生第一次壯遊的機會,能為孩子在心裡種下勇敢、堅毅的種子。但是,教育部卻在上周卻反其道讓「畢業旅行」走入歷史,從今往後,由「校外教學」取而代之。此案規定,事前要作課程設計,事後要有課程評量,帶隊的老師是執行公務,因此老師與陪同的家長代表所須旅費由學校全額支付。

這項決議其實來自於避免同學分攤老師旅費,惹起揩油之疑,一旦更名為戶外教學,隨隊指導的教職員費用由學校支付也就理所當然。「政府必須編列預算因應新政令,否則由校方負責籌錢,恐怕會有許多校長坐牢。」一位校長說,旅費支付已爭論多年,為免增加家長負擔,所以教師應該自行分攤。 但是,畢業旅行又絕非單純的免費旅行,帶隊趴趴走,要比在教室裡還勞心、勞力,「維護學生安全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教師不是去玩,是去帶隊。如今既攤開來討論,應由公務單位公開編列預算,老師的形象會加分。 」

政令改革之始本就進退兩難,正負兩方意見總僵持不下。教育部上周邀請縣市政府、家長團體、教師團體一同開會,做出戶外教學的教職員費用由學校支付的決議。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說,今後既不再稱為「畢業旅行」,所以絕不允許純旅遊,更名「校外教學」後,行程變課程,必須嚴謹規畫及具體執行,而後安排學習單、作業等評量,正式列入學校行事曆中。

隨隊的教職員既是在執行公務,老師費用由學校支付,教育部也一年編列出二千萬元補助款來「支持」。

目前已有八縣市校方或縣市政府決議支付教師畢旅費用,其中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屏東縣、台東縣已訂定出校外教學實施辦法或注意事項,基隆市、金門縣則以公文通知進度,加緊腳步訂定明確規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