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東海南海 兩岸合作最佳時機

湯紹成(台北市/政大國關中心美與歐研究所長 |2013.03.19
1000觀看次
字級

東海與南海的問題不斷,釣魚台問題更是對立尖銳。在這兩個問題上,兩岸其實訴求相同,理應互助合作,一致對外,只是由於台灣的地位特殊,尤其是外在因素的影響,使得在這些問題上的揮灑空間被限縮,因而讓人有進退維谷與左右兩難的印象。

當前是兩岸極佳的合作時期。最近,連戰訪問北京時,大陸領導人也提出兩岸可就東海與南海的問題上合作,確實是一個好的兆頭。

去年八月馬政府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台北、北京與東京三方先各自雙邊協商,之後再舉行三邊會談,來解決釣魚台問題,其實是個很有創意的策略,至少對於降低衝突良有助益。

只是各方堅持己見,反應冷淡,至今沒有進展。其實,這種策略已與以往台北反對與北京合作的立場有異,因為在此倡議的架構下,兩岸的協商也屬其中的一部分了。

若兩岸能在一些較為不敏感與非政治性的議題上展開合作,其中包括漁業合作、海上救援、環境維護,甚至油氣探勘等,以便擴大學術交流平台,也可以彰顯兩岸的共識,增加與外國勢力談判的籌碼。

南海是主要國際航道,是石油儲量豐富的海域,但爭端由來已久,大陸、台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都聲稱對南海擁有主權。

近年來,由於大陸對東南亞實施睦鄰友好政策,使南海地區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蓬勃之地帶。但由於南海周邊的國家不願長期受到大陸勢力的影響,故引外力以自重,企圖將南海問題國際化與複雜化以自保,因而除了美國之外,日本、俄羅斯、印度與澳洲都已經以不同的程度與方式涉入其中,其影響也不容小覷。

再加上國際油價持續走高,更加速了南海各聲稱有主權國的海洋權益爭奪,危及區域安全與和平穩定之發展。為降低南海的緊張情勢,如何處理南海問題已成為關鍵。

面對如此複雜的情勢,兩岸可在「一中原則」的基礎上,對外共同堅持南海之主權。

依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一二一條規定,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活動的島嶼主權,始可行使該公約第五十六條所規定在專屬經濟區內之主權權利(Sovereign Right),包括海床底土中礦物等非生物資源,以及海床上之生物資源、以及從事經濟性開發和探勘,例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風力產能等。

尤其在能源開發方面,兩岸可實行民間合作、共組國際開發公司,進行共同開發,藉由引進外資技術,對南沙群島海洋資源進行探勘與開發。

再者,台灣方面由國科會海洋研究中心進行海洋水文調查等,大陸則有國家海洋局所屬各海洋調查船,應共同合作進行海洋科學調查,以充分了解南海地質等,以了解南海適合開發海洋資源種類及地點,以利兩岸合作開發南海之海洋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沒有選舉,一直要到明年下半,才會開始七合一的地方選舉活動,而此次二○一四年底的選舉結果,將對於未來的兩岸關係又會產生一些影響,這就取決於藍綠勢力的消長。之後再過半年,二○一六年的大選又要開始啟動,因而未來的一年半時間,其實是兩岸最佳的合作時期。

兩岸如能在當前的「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尋找到一種有效可行的互動模式,致力於經濟上合作開發等目標,才是正道。尤有進者,雖然兩岸民間討論合作的領域已久,若雙方均能正視現實,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原有框架基礎上,積極展開兩岸南海合作開發,以及提倡南海新秩序,才是積極面對南海問題的最佳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