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日前公布二○一三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指出,在有被霸凌經驗學童中,高達百分之九十四點八都是跟沒有肢體攻擊的「關係霸凌」有關。因身上沒傷,反而不易被大人察覺!
這則報導讓家長感到憂心忡忡,當孩子遭遇同學間的「關係霸凌」時該如何處理,考驗著家長和老師的智慧。我想起鄰居陳媽媽告訴我,她如何處理女兒遭遇霸凌的經驗。
陳小妹天生瘦弱,讀小學時功課又不好,因此在學校受到同學歧視,大家都不願跟她講話,更不願跟她當朋友,有需要分工合作的功課,也不願和她同一組,甚至還嘲笑她應該去資源班就讀,陳小妹很孤立也很委屈。
當陳小妹回來訴說這些事情,陳媽媽心疼不已。陳媽媽先跟老師溝通,拜託老師多多關照女兒,然後陳媽媽自告奮勇,利用晨間到女兒班級當愛心媽媽,為小朋友講故事,和小朋友博感情,也教導小朋友一些做人道理。假日時還會邀請這些孩子來家裡玩。
陳媽媽在學校園遊會和女兒生日時,都會做一些小點心請同學吃。漸漸地這些孩子不再排斥陳小妹,願意和陳小妹當好友了,同時陳媽媽在女兒的功課上更用心輔導,也告訴女兒要努力向前,要爭氣,改變同學對自己的看法。
幾年過去,當年被霸凌的瘦弱的陳小妹已經長成婷婷玉立的少女,今年更藉由繁星計畫錄取理想的大學,陳媽媽用智慧處裡女兒遭遇霸凌,或許可供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