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 陳士侯工筆畫 繪出歷代精髓

郭書宏 |2013.03.11
4246觀看次
字級
陳士侯作品〈善財童子〉。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台灣世樺出版社印製的佛經流通全世界,除了用紙、印刷講究外,典雅的美術編輯占有重要地位。世樺發行逾五百部的各式佛教經本,無論封面的精美龍紋,內頁莊嚴的佛菩薩造像,皆出自藝術家陳士侯的彩筆。

「要不是世樺的因緣,我應該不會畫出這麼多的佛像工筆畫。」外表看似奔放不拘小節的陳士侯,過去創作偏重工筆花鳥重彩,他坦言「沒有深厚的信仰基礎,但嚴謹恭敬地描繪諸佛菩薩像,一畫就是七年」,確實是藝術路上「意外的美好」。

工筆技巧奠基礎

五○年代出生在台中清水的陳士侯,清水高中畢業後,負笈北上進入國立藝專(今台灣藝術大學)就讀。他經常把早年在家鄉的生活、熟悉的農村風光作為創作素材,作品洋溢濃厚的思鄉情懷。

一九八四年,陳士侯住在土城山上,開地種植花果蔬菜,山居歲月他潛心作畫,入畫題材就是園內的蔬果,他仔細觀察一花一葉的榮枯,以工筆技巧表現花瓣、葉片繽紛與翠綠的質感,也為日後的佛菩薩工筆畫奠下札實的基礎。

除了工筆花鳥畫,陳士侯也作過陶瓷畫與迎神賽會等民俗畫。為了讓作品貼近真實,他南下到北港、嘉義、台南等地,夜宿車中,白天到各大廟宇觀察陣頭迎神與神明遶境等儀式。陳士侯筆下的八家將、踩高蹺、跳鼓陣、鬥牛陣等宗教民俗畫,都是「一步一腳印」的具體成果。

畫佛像磨練心志

陳士侯做事認真,全力以赴,為他帶來畫佛像的機緣。

陳士侯一位朋友在世樺出版社工作,苦於沒有合適的佛像圖畫可用,陳士侯聽了朋友的抱怨說:「我畫畫還沒被人嫌過,我來幫你!」

憑藉日常工筆畫功及構圖布局,陳士侯試畫〈藥師琉璃光如來佛〉,沒想到獲世樺出版社老闆許金興賞識,展開為期十年的合作。當他決定畫佛像後,大量蒐集資料,其中一本將佛像比例標準規格化的《造相量度經》,對他畫佛助益頗大。

「畫佛像對我而言是磨練心性,也學習到古代藝術精髓。」陳士侯指出,「宗教」是集合中國藝術之大成,他深入學習過去的圖案學、色彩學,進而深入研究佛像漢末傳入中國後,歷代佛像畫風的演變。

在佛菩薩造相上,陳士侯多參考元、明兩朝的佛畫,每一尊佛像經過無數次練習後,在心情最沉靜時定稿,畫面上所有寶座的線條都是徒手畫,工工整整、一絲不苟。他還精繪造型優雅的龍紋圖騰,引喻「龍藏」之意,提供美術編輯作為插圖。

陳士侯認為佛菩薩像皆要有所本,且得遵循嚴謹的繪製法度,畫佛不敢言「創作」二字,「我期許,自己的佛像工筆畫,在遵守傳統的佛像尺寸規格下,藉工筆藝術,以恭敬心繪出佛菩薩莊嚴與慈悲,讓人在瞻仰禮敬、淨化內心之餘,亦不失藝術創作的境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