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理事長連瑞猛表示,十九大醫事團體昨宣誓支持「安寧緩和醫療意願」,並發動千名義工推動「預約善終」、拒絕無效醫療,在健保IC卡註記,讓生者免除不孝汙名,同時節省醫療資源。
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指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條文已於今年初施行,無可挽回的病人拔管時,只要有一位近親同意、兩位醫師證明,病人即可免除無效急救,以安寧緩和醫療,減少痛苦,安詳善終。
醫盟結合旗下十七個醫事團體,包括藥師、放射師、物理治療師全聯會、諮商心理師等,以及牙醫師、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共十九大醫事團體,昨宣示要拒絕無效醫療,讓病人有善終、家屬不必承受照顧及財務壓力困境。
台大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說,「急診是搶救,不該變成往生室的前哨站。」通常家屬親友團意見不一致,台大平均溝通時間為一點五小時,但這只是解決外圍叔伯姑姨意見,至親家屬聯繫必須每天溝通。
他表示,病患家屬、後輩往往基於孝心,在親人臨終時,總是不願放棄CPR萬分之一起死回生的機會。讓多數末期臨終病人,承受無效醫療的痛苦。
根據經驗,生命末期病患有百分之九十五會死,但盡力搶救會讓他們死得過程更痛苦;百分之五雖可活下來,但會變成植物人,家屬常沒想到活下來後的困境,一年醫藥費六十多萬,至少可拖四至五年,還不算照顧人力,擔子已不輕。
為鼓勵民眾預約善終權,台灣安寧照顧協會二月起推出「董安寧免費諮詢專線」,黃勝堅希望健康民眾能簽下「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DNR」,已昏迷無意識的病患,可由家屬簽訂「同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