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十四回,鳳姊兒生日宴席上,眾人看演《荊釵記》時,林黛玉因看到〈男祭〉一齣,便借題發揮說道:「這王十朋也不通得很!不管在哪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做什麼?俗話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如此看來,賈府所上演的〈男祭〉,其場景必定是在江邊,以至黛玉看戲時發出這樣的議論,暗諷寶玉特地跑到水仙庵去祭祀金釧兒。
《荊釵記》內容演出王十朋與錢玉蓮夫妻二人曲折的離合經歷。
原來王十朋幼年喪父,家境清貧,只得與寡母相依為命。貢元錢讚賞王十朋敏而好學,便將前妻之女玉蓮許予為妻。王母因家無長物,僅以荊釵為聘,卻遭玉蓮繼母的嫌棄,反欲將玉蓮嫁予富豪孫汝權。然而玉蓮只願與十朋結為連理,並在婚後半載,送十朋上京應試而告夫妻分別。
後來王十朋得中狀元,宰相見他才貌雙全,欲招為女婿,十朋不從,因而改調廣東潮陽簽判,並不准返鄉省親。十朋離京之前託人帶回一封家書,卻不料半途為孫汝權所奪,加以竄改,並強逼玉蓮改嫁。
玉蓮投江殉節,所幸為福建安撫錢載救起,收為義女,帶回任所。錢載亦曾派人尋找王十朋,所得到的消息竟是新任饒州太守姓王,已於到任後病故。
玉蓮以為十朋已經亡故而悲痛欲絕,與此同時,王十朋也因聽聞玉蓮投江而傷慟不已!五年後,王十朋調任吉安太守,錢載也升任兩廣巡撫,錢載赴任途中經過吉安,認出了王十朋,於是在船上設宴,讓十朋與玉蓮團聚。
此劇自問世以來,盛演不衰,其中第三十五齣〈時祀〉,在舞台演出時稱為〈男祭〉,演王十朋告訴母親:他夢見玉蓮托夢,便備下祭禮哭祭玉蓮。
劇本並未提及在江邊設祭;但曹雪芹借題發揮,讓賈府戲台上的王十朋特地跑到江邊為心愛的妻子哭靈。此處暗合李漁在《比目魚》第二十八齣〈巧合〉裡,使譚楚玉點的一齣〈王十朋祭江〉,其中《折桂令》曲云:「我那妻呵,你當初在此投江,我今日還在此設祭」。曹雪芹運用「以戲點題」的筆法,使人想見賈寶玉對金釧兒的不捨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