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里薩克斯風 人人會吹

 |2013.03.02
12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六十多年前一場火,創造台中市后里區的薩克斯風傳奇;如今產量雖大不如前,但在地人吹奏薩克斯風成全民運動,又是全台僅見。地方推動植根計畫,要讓后里成為名副其實的薩克斯風重鎮。

一甲子前,后里區薩克斯風年產量達兩、三千把,居全球之冠。當地人都知道「一把火」的淵源;一九四七年,一場火燒壞一支青年樂團唯一的薩克斯風,團員張連昌在灰燼中撿起三百多個零件,畫圖拼湊,打造台灣第一把自製薩克斯風,開啟后里的產業風光,顛峰時期有一百多家工廠。

風光了大半個世紀,代工廠陸續遷往大陸等地,后里只剩十五家業者。十年前一句廣告台詞「后里不只有馬場,也有薩克斯風」,讓大眾重新看見后里的薩克斯風產業,意外帶動后里人演奏薩克斯風的「全民運動」。

后里區去年舉辦「后里薩克斯風植根計畫」,成員多是教職員;今年初再辦,各行各業民眾爆滿。

七星國小校長黃財源說,學生樂團成立七年,曾遭許多家長反對,但校長、老師統統投身跟著學。他表示,製造薩克斯風是后里的硬實力;大家一起吹薩克斯風,形成文化軟實力。

黃財源不但組團推廣,還考了十三張薩克斯風街頭藝人證照,假日四處演出,一頭栽進去,無怨無悔。

「后里之音」團長林卿說,樂團精神明確,「就是要生根」。她放棄資訊業工作,要讓薩克斯風「有深度」,連續數年邀義大利名家馬立歐指導,前年起摻入國樂元素,用薩克斯風吹奏〈梁祝〉、〈十面埋伏〉;今年以絲綢之旅為題,令人耳目一新。

林卿說,演奏薩克斯風讓她快樂,「這就是窮社團堅持下去的動力吧」。她表示,后里有得天獨厚的淵源,不要浪費。

每逢假日,三豐路邊的樂器行搭起迷你舞台,樂手沉醉在演奏中,是難得的街景。

黃財源說,希望透過植根計畫一代傳一代,「有一天聚在樹下的人們不只泡茶、聊天,還能隨手拿起薩克斯風,即興演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