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總統,首先,我會提出新經濟政策。效法南韓把三星提升為國家級企業的做法,將宏達電(hTC)提升為具有台灣代表性的企業,讓其上下游企業獲得統合,再讓台灣代工產業升級,讓hTC擁有和美國蘋果、南韓三星不相上下的創造力,讓代工產業升級成能自行研發各項最新技術,躋升於3C產業上游,大幅提升利潤,且代工產業的汙染程度較高,之後再將代工產業逐步移出台灣,如此就能提升經濟,也可能提升GDP指數。
第二,不再興建新的核能發電廠。以現有的幾座繼續使用,並向法國獲取技術,以回收使用核廢料,減少核廢料存放所造成的後遺症。之後,也不再擴增火力發電廠,火力發電廠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會造成嚴重空氣汙染。
接著,在南部發展太陽能發電,由政府購入閒置空地,並大量鋪設太陽能板,向德國學習或請專人發展相關設備,除了政府外,也開放部分太陽能設備出售給企業或個人,以期設置更多太陽能板。
在風力強大的地方,例如外島,可比照丹麥設置風力發電機,基隆北海岸也可廣泛設置這類設備;而海洋潮汐發電,也要同步發展,畢竟台灣是海島國家,要充分運用海洋的力量。藉由發展各項綠色能源,取代會對大自然造成較大破壞的發電方式,讓能源不用再仰賴進口,達到自給自足。
第三,過度開發山地與海邊,也會嚴重破壞環境。針對這些地方,應強制收購,並設為國有地,像溪流邊的土地,根本不該開發。不當開發,會造成暴雨後的溪水氾濫、土石流等;就如有些山地,明明不適合人居,卻建造別墅、民宿,在每一次災害後,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救援;在每一次毀滅後,又得再度重建不斷地重蹈覆轍,只是在浪費國家資源,也不斷戕害土地而已。
第四,教育資源的整合。有鑑於少子化趨勢,國小跟國中人數勢必減少,部分學生數少的學校必須面臨整併或裁撤,高中也是如此。某些瀕臨倒閉的學校,可將校舍或其他資源轉讓給其他學校,而這些資源,需要政府相關單位統籌整併。不論私立、國立大學也都將面臨招生不足額的現象,政府要避免這些學校倒閉,應擬定較妥善的合併或其他方案,提高校方競爭力,也顧全學生受教權。
而教師問題,也要同步重視。對於教師資格與數量,必須嚴格審核,不能無限制地擴張,這樣只會再增加流浪教師,且若屆齡退休,就該退休,不適任的,就該解聘,某些根本不適任的教師,繼續教學只會戕害下一代,不僅無助教育發展,還有負面影響。
在學校規定部分,也要有所改變。第一、英文教學要大幅增加,要比照中國大陸、香港大學的做法,採取全英文授課,高中某些科目,也要如此,而這些改變,要從小學就實行。
此外,也要逐步改變以考試為中心的教育制度;台灣未來需要的是能夠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考試的匠才,不能再讓下一代只為考試而活,因此,勢必得增加更多社團活動,以及更多元的升學管道。不要再以考試分數為中心,而要以專業學習為目標。
以上四大項,是實際能夠努力的方向,且都是長期計畫,不是只一代、二代受惠,也不會只讓某些團體得利,而是全民受益。
編號一○二○二二六
楊育榮(新北市/淡江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