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美TIFA即將於三月復談,前副總統蕭萬長強調,TIFA是台美貿易協商重要機制,雙方都可以提出需求,什麼議題都可以談,對於美豬問題,我方可以「say no」,不要認為對方提出什麼主張「天就要塌下來」,應讓TIFA復談「貿易的歸貿易」。
蕭萬長當年與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共同促成台美TIFA機制的建立,面對TIFA還未復談,在野黨鎖定美豬是否開放政治攻防。蕭萬長表示,TIFA不是萬靈丹,但也不是毒藥,是台美貿易發展的重要協商機制。
他指出,台美關係是我們經濟安全很大的一塊,TIFA機制停擺這麼久並不正常,先讓它恢復正常運作一段時間後,才可能慢慢談到要如何進一步。
蕭萬長強調,在TIFA運作過程中,雙方都有需求,美方會談他們要的,我們也會談我們要的,這很正常,就像美方可能會要求我開放美國豬肉進來,但我們也可以「say no」,「不是它要來就不得了了,好像天要塌下來」。
過去長年與美國交手的蕭萬長說,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七年與美國談判,「什麼議題都談」,有時也會被罵,但必須頂住;談判必須要有耐性,不必做過多的聯想、解讀,「就貿易議題,去談貿易議題」。
至於核四議題,蕭萬長表示,核電相關資訊的充分公開,是對核電廠維護的非常重要條件,相信人民只要有充分資訊,就有能力判斷何者符合國家利益,包括台灣整體能源、用電電力結構、電價成本,以及核一、二、三廠及核四的情況,都應完全讓社會大眾了解。
他舉例,德國歷經幾次選舉,反核候選人全都當選,中央政府因此決定二○二三年關閉核電廠。但台灣與德國不同,歐洲國家相鄰資源互通,電力可以用買的,例如德國向鄰近的法國買電,可能反比德國自己蓋核電廠發電划算,但台灣是獨立的發電體系,無法從海外買電進來。